健康養身★口臭、火氣大恐牙周病發出警訊 無痛雷射解除牙周危機

口臭 火氣大恐牙周病發出警訊 無痛雷射解除牙周危機

【NOW健康 楊芷晴/新北報導】新冠病毒不斷變種,全球追打疫苗的同時,自身免疫力提升才是對抗病毒最強後盾。多項醫學研究發現,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內細菌會逐漸增加,可能隨血液竄流全身而危害健康,或是遇有慢性疾病、生活壓力大、作息不正常、身體免疫力降低時,牙周病感染範圍也會擴大。專業牙醫師提醒,牙周病對健康的影響不限於牙齒,而是與全身性系統疾病如心臟病、糖尿病、呼吸道感染等高度相關,防疫期間除了打疫苗、戴口罩,若有牙周病症狀更應積極就醫,以降低罹病風險。


牙周病屬慢性細菌感染口腔疾病 疼痛感不明顯


牙醫師徐慶雲指出,牙周病屬於慢性細菌感染的口腔疾病,疼痛感不明顯,初期容易被忽視。臨床上,將牙周病分為5大階段:


▸第1階段/牙齦紅腫:牙菌斑堆積導致牙齦發炎、紅腫,不會疼痛。


▸第2階段/牙齦剝離形成囊袋:牙菌斑持續孳生,致使牙齦逐漸與牙齒剝離,造成牙周縫隙變深。


▸第3階段/牙周囊袋化膿、齒槽骨流失:牙菌斑持續往牙根處侵蝕,造成牙齦連結面大幅下滑,牙床骨流失,牙周囊袋化膿並導致口臭。


▸第4階段/牙根大幅暴露、牙齒動搖:支持牙齒的原始齒槽骨已流失一半,牙齒逐漸動搖,骨質流失加速牙齦萎縮,牙齒裸露更多。


▸第5階段/牙根周遭組織毀損:此時牙齒遭受破壞過大,沒有足夠骨頭支撐,牙齒搖晃,隨時可能掉落。


牙周囊袋超過6mm以上 恐難逃掉牙命運


根據國健署調查顯示,台灣18歲以上的人口,超過9成罹患輕重程度不一的牙周病。徐慶雲醫師表示,初期牙周病透過定期洗牙即可清除牙菌斑和牙結石、配合個人口腔清潔確實,即可控制。


當牙周病進入第2、3期,牙菌斑堆積導致牙周囊袋變深4mm至6mm,就連刷牙和洗牙機也難清除,必須積極就醫接受牙周治療,才能改善及控制牙周病的進展。


徐慶雲醫師提醒,若牙床骨流失嚴重,此時介入牙周治療只能改善腫痛化膿、延緩牙周惡化速度,牙周囊袋超過6mm以上,牙齒容易鬆動,最終恐難逃脫落或拔牙命運。


全口牙周治療 將口腔分4個象限分次治療


徐慶雲醫師說明,全口牙周治療會將口腔分為4個象限,前後進行4次治療,隨著醫材科技進步,脈衝式的雷射能量能直接針對深層牙肉徹底除菌,同時刺激牙周組織膠原蛋白增生,目標是讓牙周囊袋逐漸變淺,好讓牙刷或洗牙能容易清除孳生的牙菌斑。雷射治療過程不須翻開牙肉組織,好處是出血少、復原快,大幅降低術後腫痛感。


徐慶雲醫師補充提到,傳統牙周治療方式是採開刀方式將牙肉翻開,利用器械刮除附著牙根上深層的結石、牙菌斑等壞死組織後再進行縫合,由於術後疼痛感明顯、復原期較長,因此常令患者後續治療意願降低。


你以為的肝火旺、火氣大 可能是牙周病惹禍


很多人對於初期牙周病往往沒有警覺性,以為是肝火旺、火氣大造成,當牙周囊袋逐漸往牙根變深,加上口腔環境互通,僅憑個人刷牙已無法徹底清除牙菌斑,須經牙周治療才能改善,徐慶雲醫師建議害怕看牙的患者可多方諮詢比較,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針對罹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患者等,牙周雷射治療能降低傷口癒合不佳或出血較多的風險。


徐慶雲醫師直言,預防「牙周土石流」,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正確潔牙、定期檢查,採用貝氏刷牙法,以45度角每2顆來回刷10至15次清潔牙齦和齒面,搭配牙線、牙間刷,或沖牙機輔助,牙周病患每3個月回診1次,待牙周穩定後半年回診1次即可。一旦發現牙齦紅腫、刷牙流血、加上有口臭等牙周病警訊,應尋求牙醫師診治,及早治療,才有助牙周病及早獲得控制。


更多NOW健康報導
▸不只洋甘菊茶可以放鬆身心 這7種藥草也可以緩解壓力
▸眼睛乾澀、疲勞乾眼症上身 脈衝光雷射救乾眼缺油危機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喝咖啡已經成為許多人生活的一部分,清晨起床後就是煮咖啡,或是至辦公室時,手中一定握著1杯咖啡,不管是超商平價咖啡,或是較昂貴的冰滴、冷萃咖啡,營養師提醒,起床後2至3小時,或午餐後2至3小時飲用咖啡,提醒效果最佳。 據統計,台灣人每年喝掉28.5億杯咖啡,咖啡人口越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劉小姐近來頻繁反覆氣喘發作,經常咳嗽,晚上因為喘而無法入睡,影響生活品質,相當不適。經醫師詢問下才發現該患者平時無規則使用吸入型藥物,又因為秋冬氣溫溫差變大,因此容易誘發頻繁氣喘發作,於門診給予短暫口服類固醇治療,加強吸入性藥物劑量,合併抗組織胺藥物後,氣喘發作頻率得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位65歲女性,晨起及夜間躺下睡眠時常打噴嚏、鼻塞、流鼻水,嚴重影響睡眠,且有鼻涕倒流症狀,時常覺得喉嚨有異物感,甚至疼痛,因此至中醫科求診,於治療後鼻塞、鼻水、鼻涕倒流狀況明顯改善,解決多年過敏問題,咽喉不再不適,終於能安然入睡,睡眠品質改善,白天不再昏昏欲睡,身心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隨著天氣轉涼,常會讓人吃飯時忍不住多喝幾碗熱湯,或是直接享用一頓熱呼呼的火鍋,吃飽身體是暖和了,但是這樣的進食方式容易誘發胃食道逆流,可能出現胃酸上逆、胸口灼熱、胸悶胸痛、咽喉異物感等症狀。建立良好生活習慣 防胃食道逆流發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醫師張馨予指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