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只要「一滴血、一滴口水」! 出生7日內能精準篩檢聽損兒

▲(照/台北榮總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已全面推動新生兒出生後接受聽力篩檢,但從第1次到第2次複檢確診,需時至少3個月,對於只要抓緊時間治療就可逆的巨細胞病毒、弓漿蟲等先天性感染狀況,往往錯失良機,台北榮總今(13)日發表最新利用一滴血、一滴口水的基因檢測方式,可快速在7日內完成初步的診斷,及時給予寶寶適當的治療。

根據統計,每千名新生兒中就有3到5個人罹患先天性聽損,以往多在聽力明顯異常,甚至到兒童語言發展與理解能力落後時,才到門診進行診斷與治療,往往錯過黃金治療時機,造成不可逆的發展障礙,因此,新生兒聽力篩檢格外重要。

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主任牛道明表示,該院團隊在科技部的支持下,與國衛院共同合作,利用「唾液病毒核苷酸快速鑑定技術平台」及「多功能核酸質譜分析平台」,可針對「先天性感染(巨細胞病毒與弓漿蟲)」與台灣常見的42個「聽損基因變異」進行快速篩檢。

研究團隊利用該新技術,平均可於新生兒出生後7天初步確認是否罹患先天性聽損,大幅超前國健署「3個月內確診,6個月治療」的建議期程。

牛道明強調,尤其是巨細胞病毒與弓漿蟲感染,只要抓緊時間給予治療,就可以在造成明顯聽力傷害之前,挽救回寶寶的聽力;以巨細胞病毒為例,20天內就得治療,而新篩檢技術就能補足這一塊過去傳統聽力檢查確診耗時的缺點,在第1輪就能確診達到4成,最後確診約6成,與國外水準相當。

牛道明說,另外,針對台灣常見聽損基因的篩檢,也能依據聽損基因突變位點的特徵,加速評估配戴助聽器或人工電子耳的流程,把握兒童聽損治療與聽力發展的黃金時機。

這項新的篩檢技術目前僅用於與台北榮總有合作關係的醫療院所,台北榮總表示,希望下一步可以全面推展至全台,優化先天性聽損快速篩檢模式。

照片來源:台北榮總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台大醫院用心室輔助器「撐」心臟衰竭 增換心機會、最久者撐7年

險要命!大吃大喝一整晚 男慘叫陷昏迷竟是「食道破裂」休克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國際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上週將泰國、不丹調整為中低風險國家,不過泰國和不丹陸續出現本土疫情,指揮官陳時中今日宣布將2國從中低風險國家移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下午召開記者會,陳時中表示,不丹自12月20日報告首例感染源不明之COVID-...

閱讀詳情 »

美國路易斯安那州聯邦眾議員當選人雷特勞(Luke Letlow),日前感染武漢肺炎(COVID-19)於今日不治,享年41歲。他是第一位染疫過世的美國國會成員,身後遺有妻子和兩名幼兒。共和黨籍的雷特勞,本月19日確診武漢肺炎,從他確診住院到傳出死訊,才短短12天,而雷特勞首次參選就當選,原本再五天就...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30)日公布國內新增2例境外移入COVID-19確定病例(案797、798),均自菲律賓入境。陳時中表示,案797、798均為菲律賓籍20多歲女性移工,分別於12月15日及16日來臺工作,皆持有登機前3日內核酸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迄今無症狀;2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