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可攜式心室輔助器 心臟衰竭患者新選擇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對心臟衰竭患者來說,心臟移植手術是末期最有效的治療方法!然而,在台灣由於器官捐贈嚴重不足,以致不少心臟衰竭病友,還來不及等到心臟移植就辭世了!所幸目前已有可攜式居家型心室輔助器能植入患者體內,讓心臟衰竭治療有了新選擇;不過,由於目前尚無健保給付,有需求的患者仍得自費。

台大醫院心臟血管外科教授王水深表示,末期心臟衰竭患者最擔心在等待器官捐贈的時候,發生多重器官衰竭而死亡。心臟移植雖然是最有效的治療方式,但近5年來,全台平均每年只有85位心臟捐贈者;且有別於以往每年約30例移植成功的案例,台大醫院今年也只成功移植20例,顯見台灣器官捐贈嚴重不足,甚至有下滑情形。

當心臟衰竭患者病況持續加重時,醫師多半會建議使用葉克膜或心室輔助器等儀器來暫時輔助。然而,由於舊式的心室輔助器有很大的雜音、容易影響睡眠,加上機具較重、行動不便,因此患者必須在醫院內使用,無法返回家中,行動受到限制,且只適合短期使用。

因此,台大醫院在2011年4月,由心臟移植團隊成功進行可攜式居家型心室輔助器植入末期心臟衰竭病患體內,不僅使用效期較以往更長,且病患還能立即出院返回家中,享受正常的生活。

今年9月26日,台大醫院更成功將此可攜式居家型心室輔助器,植入已使用葉克膜維生系統的T先生身上,T先生開心的分享道,自己在醫院昏迷了快一個禮拜,清醒後才知道原來自己剛脫離死神魔掌,現在也已經慢慢習慣身上這台維生機器了。

王水深醫師也指出,今年全台已有7位心臟衰竭患者接受可攜式居家型心室輔助器植入,其中台大醫院就佔了4例;目前這些患者都已順利出院、重回工作崗位、恢復以往生活,成功率100%。只是由於目前健保尚未給付,因此患者仍得自費;建議有需求的患者,可主動和主治醫師討論。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19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一位39歲體型肥胖女性,近幾個月體重持續增加,腹部也越來越大,自認是肥胖不以為意,家人建議至醫院就診,檢查後發現患者BMI=50.12,有肥胖、高血壓、甲狀腺腫大及巨大腹圍,婦產科檢查則發現腹部有一39X29公分巨大腫瘤,術中從卵巢瘤中引流出2萬3千1百C.C.的深色液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一名21歲年輕女性有一次在乳房左側摸到一個腫塊,到醫院檢查發現是乳癌第二期。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杜世興表示,台灣女性乳癌病患年齡高峰介於40-64歲,但年輕乳癌病患也有增加趨勢,這是他遇到最年輕的乳癌患者,一般來說,年輕乳癌患者中,不少人有家族史,年輕...

閱讀詳情 »

點選連結看新聞影片 【新唐人亞太台 2016 年 10 月 12 日訊】想要一頭烏黑亮髮,可不只是護髮而已。中醫師提醒,頭髮與腎臟息息相關,如何護肝補腎,讓秀髮從裡到外都健康,來聽中醫師的說法。 想要一頭秀髮,偏偏頭髮老是梳不開,毛躁又容易掉嗎?代表你的「肝、腎」該好好保養囉! 中醫師 吳國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生命終有盡頭,一定要勇敢去追夢!」杜麗珠在三年前發現乳癌復發,已經六十多歲的她,又再次經歷了手術切除與化療的過程,雖然二十年前治療乳癌的副作用又再次來到眼前,但是她卻仍然在治療結束後,繼續朝向理想邁進,還努力去學小提琴。 很有藝術天份 杜麗珠很有藝術天份,曾經獲得2...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