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可能讓你患癌症的七件事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編譯  /鍾藝

   我們都知道避免癌症的一些基本要素,比如不要吸煙、塗抹防晒霜,接種HPV疫苗、避免空氣污染等。但其實還有一些在人們關注點外的事情值得大家留意。

熱茶

   喝茶是一種很健康的生活方式,喝綠茶甚至可以降低癌症風險。不過,這些益處存在的條件是喝茶的溫度不過高。中國研究人員在2018年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飲用極熱的茶可能會增加食道癌的風險。

   這項研究的調研對象數量大約為450,000人,研究人員發現,那些說喜歡喝燙茶、吸煙、過度飲酒的人患食道癌的風險比一般人群大5倍。研究人員表示,茶的高溫會加重煙和酒對食道內壁的損害。

可能讓你患癌症的七件事

久坐

   降低癌症風險的一種有效途徑是行動。運動與一些最常見癌症(包括肺癌,結腸癌和乳腺癌)的風險降低有關。 一項研究發現,運動可使患任何類型癌症的風險都降低7%左右。不過目前研究人員尚不清楚運動降低人們患癌症風險的機理。

   然而,似乎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運動與降低患癌風險之間的聯繫:2018年的一項調查發現,只有3%的美國成年人將降低癌症風險列為運動的好處之一。研究人員表示,提高公眾對這種聯繫的認知也應被納入公共衛生的工作範圍內。

身材高大

   較高的人比較矮的人更容易患癌症。在2018年的一項研究中,一個人每增加10厘米(4英寸)的高度,患癌症的風險就會增加10%。研究人員表示,科學家在20世紀50年代發現了身高和癌症之間的聯繫,雖然目前尚不清楚身高如何影響一個人患癌的風險,但他們猜測身材較高的人體內有更多細胞,因此更多細胞可能會變成癌細胞。

常接觸燒烤

   2018年的一項研究發現,靠近烤架的人,其皮膚會吸收更多的多環芳烴(PAHs)。 這種化學物質是致癌物質,通過燃燒木材或木炭釋放出來。

乳房植入物

   研究發現,有乳房植入物的女性患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ALCL)的風險增加。 這種類型的癌症不是乳腺癌,是由免疫系統細胞病變而引發。研究人員表示,在這項研究中,那些乳房植入物有紋理而不是光滑表面的女性患ALCL的風險更高。

  不過,這種癌症的患病率很低。 研究人員計算得出,每7,000名接受乳房植入的女性中,有1名女性可能在75歲時患病。儘管這種聯繫的原因尚不清楚,但研究人員推斷,是因為植入物可能會引發炎症,隨著時間的推移炎症會誘發癌症。

飲酒

   根據美國臨床腫瘤學會2018年發布的一份聲明,全球每年新發癌症病例的5%和癌症死亡率的6%可以直接歸因於飲酒。酒精與乳腺癌,結腸直腸癌,食道癌和肝癌以及口腔和咽喉癌的關係密切。研究表明,輕度和中度飲酒也可能會增加人們患癌症的風險。

   研究人員最近進行的一項研究進一步支持了酒精提升患癌風險這一論斷:通過小鼠研究人員發現,酒精在體內分解過程中可能會釋放出一種化學物質,這種物質會破壞血液中幹細胞的DNA,從而導致癌症。

過胖

   2017年的一項研究證明,體重較高可能會增加十幾種癌症的患病風險。 與正常體重範圍的人相比,超重或肥胖的人所面臨的食道,胃,肝,腎的癌症風險會提高兩倍。

   超重或肥胖的人其體內的炎症水平會更高,從而增加了患癌風險。研究人員說,更高水平的與細胞生長有關的的激素也可能是風險增加的原因。

資料來源: 7 Odd Things That Raise Your Risk of Cance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糖尿病患防疫更得小心!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主任洪建德今(4)日提醒,根據今年3月美國CDC更新其網站指出,患有1型或2型糖尿病者更有可能染上新冠肺炎重症;國外也有研究顯示,與沒有糖尿病的人相比,糖尿病患感染新冠肺炎後住院或重症的可能性是一般人的3倍。 事實上,在台灣,根...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再跨一大步。台北榮總今(4)日宣布,已經與中央研究院簽署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合作備忘錄,將加入中研院收集國內健康成人或患者的血液、尿液、檢體等生物資料庫建置計畫,協助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對患者進行長時間的追蹤。 隨著國際競相發展精準健康、精準醫療,大規模...

閱讀詳情 »

▲台灣「鞍馬王子」李智凱奪銀背後,多靠有長庚醫師周文毅等醫療團隊背後助攻。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鞍馬王子」李智凱,在東京奧運以「完美落地」奪下鞍馬單項銀牌,寫下台灣奧運體操隊史上首面獎牌的紀錄,李智凱在賽後也透露,其實多虧有醫療團隊助攻,因為體操有許多用上肢支撐的動作,對肩膀和手...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又見失智家暴!桃園近日發生有八旬失智長者疑似遭家暴及疏忽致死的悲劇,家屬竟因失智長者隨地大小便,而長期將他拘禁在戶外陽台,暴力相向,最後甚至獨自留人在陽台後外出,2天後再被發現時已無生命跡象。台灣失智症協會今(3)日發出聲明,提出3點解救之道,盼政府及民眾能正視失智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