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台北醫院大火9人無生命跡象、11命危 最新醫院救傷狀況

【不斷更新】暗夜惡火奪命!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7樓護理之家今13日凌晨4時多發生火警,傳來重大死傷意外。初步研判疑似電線走火,不排除靠近窗邊病床電動床引起火勢。大火發生後,陸續共有32人送醫,目前已知9人無生命跡象、11命危,其餘傷者目前分送三重醫院、新泰醫院、衛生福利部樂生療養院(迴龍醫院)、台大醫院、亞東醫院、台北馬偕醫院、林口長庚醫院、輔大醫院等8家醫院,醫護正全力搶救中。

台北醫院大火9人無生命跡象 11命危 最新醫院救傷狀況

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7樓護理之家今13日凌晨4時多發生火警,傳來重大死傷意外。(圖片/取材自部立台北醫院官網)

新北市消防局長黃德清表示,清晨4點36分接獲報案,5分鐘後消防人員抵達救火,於5點27分火勢撲滅。出動消防車76輛,救護車32輛。起火點位於7A23房,該房共有4名病人和1名外籍看護。統計7樓共有32名患者、2名照護員、1名護理師、8名外籍看護。

起火的7A23病房的4名病患與1名外籍看護在第一時間都有逃出來。然而在逃出的過程當中,病患或外籍看護未將起火房門關上,造成7A23病房內的濃煙擴散至整層7樓。事發當時7樓病房走道的警報器與灑水系統雖已啟動,但重要的排煙系統卻未啟動,造成濃煙無法順利排出。但是,詳細起火原因,還有待進一步調查。

以下是8家醫院最新救傷狀況:

●亞東醫院:到院2男3女恢復呼吸心跳,但仍處於嚴重昏迷狀態,情況極不穩定,都在加護病房觀察治療。多數急救病患都是吸入性嗆傷,研判因健康狀況導致缺乏行動能力,所以嗆傷情況才會如此嚴重。

●衛生福利部樂生療養院(迴龍醫院):收治傷者其中1位到院前OHCA,1名患者有吸入性嗆傷。

●新泰綜合醫院:則是收治1名到院前OHCA的女性。

●輔大附設醫院:1名男性到院前已OHCA。

●林口長庚醫院:共收治6名患者,其中3名到院前OHCA,另外3位還在加護病房急救中。

●台北馬偕紀念醫院:收治1名男性進行氣切,還在加護病房急救中。

●台大醫院:1名到院前OHCA。

●三重醫院:2名到院前OHCA。

【火災逃生14點要訣】:

1.不可搭乘電梯:因為火災時往往電源會中斷,會被困於電梯中。

2.逃生方向:循著避難方向指標,由安全梯進入安全梯逃生。

3.以毛巾或手帕掩口:利用毛巾或手帕沾濕以後,掩住口鼻,可避免濃煙的侵襲。

4.濃湮中採低姿勢爬行:火場中產生的濃煙將瀰漫整個空間,由於熱空氣上升的作用,大量的濃煙將飄浮在上層,因此在火場中離地面30公分以下的地方應還有空氣存在,尤其愈靠近地面空氣愈新鮮,因此在煙中避難時儘量採取低姿勢爬行,頭部愈貼近地面愈佳。但仍應注意爬行的便利及速度。

5.濃煙中戴透明塑膠袋逃生:在煙中避難逃生,人體如防護不當,易吸進濃煙導致暈厥或窒息,同時眼精亦會因煙的刺激,產生刺痛感而致睜不開。因此如有簡易的裝備能使人們在煙中逃生時,能提供足量的新鮮空氣,並隔離煙對眼精的侵襲最佳。此時即可利用透明塑膠袋。透明塑膠袋無分大小均可利用,使用大型的塑膠袋可將整個頭罩住,並提供足量的空氣供給逃生之用,如無大型塑膠袋,小的塑膠袋亦可,雖不足完全罩住頭部,但亦可將其掩護口鼻部分,供給逃生所需空氣。

使用塑膠袋時,一定要充分將其張開後,兩手抓住袋口兩邊,將塑膠袋上下或左右抖動,讓裏面能充滿新鮮空氣,然後迅速將其罩在頭部到頸項的地方,同時兩手將袋口按在頸項部位抓緊,以防止袋內空氣外漏,或濃煙跑進去。同時要注意在抖動塑膠帶裝空氣時,不得用口將氣吹進袋內,因為吹進去之氣體是二氧化碳,效果會適得其反。

6.沿牆面逃生:在火場中,人常常會表現驚惶失措,尤其在煙中逃生,伸手不見五指,逃生時往往會迷失方向或錯失了逃生門。因此在逃生時,如能沿著牆面,則當走到安全門時,即可進入,而不會發生走過頭的現象。

7.在室內待救時用避難器具逃生: 避難器具包括繩索、軟梯、緩降機、救助袋等。通常這些器具都要事先準備,平時亦要能訓練,熟悉使用,以便突發狀況發生時,能從容不迫的加以利用。

8.塞住門縫,防止煙流進來:一般而言,房間的門不論是銅門、鐵門、鋼門,都會具有半小時至二小時的防火時效。因此在室內待救時,只要將門關緊,火是不會馬上侵襲進來的。但煙是無孔不入的,煙會從門縫間滲透進來,所以必須設法將門縫塞住。此時可以利用膠布或沾溼毛巾、床單、衣服等,塞住門縫,防止煙進來,此時記住,潮溼能使布料增加氣密性,加強防煙效果,因此經常保持塞住門縫的布料於潮溼狀態是必需的。另外如房間內有大樓中央空調使用的通風口,亦應一併塞住,以防止濃煙侵襲滲透。

9.設法告知外面的人:在室內待救時,設法告知外面的人知道你待救的位置,讓消防隊能設法救你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待救的房間有陽台或窗戶開口時,即應立即跑向陽台或窗戶之明顯位置,大聲呼救,並揮舞明顯顏色的衣服或手帕,以突顯目標,夜間如有手電筒,則以手電筒為佳。如所在的房間剛好沒有陽台或窗戶,則可利用電話打“119”告知消防隊,你等待救助的位置。

10.至易於獲救處待命:在室內待救時,如可安全抵達安全門,進入安全梯間或跑至頂樓頂平台,均是容易獲救的地點。如不幸地,受困在房間內,則應跑至靠陽台或窗戶旁等待救援。

11.要避免吸入濃煙 :濃煙是火災中致命的殺手,大量的濃煙吸入體內會造成死亡,吸入微量的濃煙則可能導致昏厥,影響逃生。因此務必記住,逃生過程中,儘量避免吸入濃煙。無法期待獲救時 當無法期待獲救時,絕對不要放棄求生的意願,此時當力求鎮靜,利用現場之物品或地形地物,自求多福,設法逃生。

12.以床單或窗簾做成逃生繩:利用房間內之床單或窗簾捲成繩條狀,首尾互相打結銜接成逃生繩。將繩頭綁在房間內之柱子或固定物上,繩尾拋出陽台或窗外,沿著逃生繩往下攀爬逃生。

13.沿屋外排水管逃生:如屋外有排水管可供攀爬往下至安全樓層或地面,可利用屋外排水管逃生。

14.絕不可跳樓:在火災中,常會發生逃生無門,被迫跳樓的狀況,非到萬不得已,絕不可跳樓,因為跳樓非死即重傷,最好能靜靜待在房間內,設法防止火及煙的侵襲,等待消防人員的救援。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1/6136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圖片截自楚天都市報以及今日頭條,下同 食以油為先,每天炒菜我們都要用到油,是人們日常飲食中不可缺少的營養成分。油的品質好壞,和我們吃到嘴裡食物的安全程度息息相關。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提升,對於油的關注越來越多,然而,近些年關於食品安全問題頻發,很多消費者已經不太相信貨架上的食用油,轉而去買一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越來越多民眾加入瘦身行列,但其實除了透過飲食和運動不二法門外,平時良好的生活習慣也是關鍵,包括保持量體重習慣、不熬夜,且定時運動的習慣等,就能避免不知不覺發胖,不過除此之外,在飲食上多留意一些訣竅,也能幫助瘦身成效。 遵守飲食50%法則 降低發胖機會 根據國外報導,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罹患憂鬱症有8年之久的阿密(60歲女性),自訴發病前個性開朗,在公家機關擔任志工,與鄰居互動密切,常會互相串門子聊天、唱卡拉OK。自從生病之後,對任何事都提不起勁,每天只想在家睡覺,不敢獨自出門,害怕走在路上會不小心睡著而發生意外,心中有莫名的恐慌,明知沒什麼事需擔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