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警告!家裡常用號稱純天然的「這種油」竟然是混油還有加化學香精,而且含有劇毒會毒殺人體,一定要趕緊扔掉!

警告!家裡常用號稱純天然的「這種油」竟然是混油還有加化學香精,而且含有劇毒會毒殺人體,一定要趕緊扔掉!

圖片截自楚天都市報以及今日頭條,下同

食以油為先,每天炒菜我們都要用到油,是人們日常飲食中不可缺少的營養成分。油的品質好壞,和我們吃到嘴裡食物的安全程度息息相關。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提升,對於油的關注越來越多,然而,近些年關於食品安全問題頻發,很多消費者已經不太相信貨架上的食用油,轉而去買一些“純天然無污染”的土榨油。據悉,廣西梧州、廣東肇慶兩地非法的商家,正好利用了這點心理,開設了所謂的“純天然”壓榨油作坊(現場製作、邊做邊賣),親眼看著清澈的油脂流進瓶子,好像確實安全可靠,而且價格相對超市還便宜不少。可實際呢?這樣的食用油,真的更安全靠譜嗎?

警告!家裡常用號稱純天然的「這種油」竟然是混油還有加化學香精,而且含有劇毒會毒殺人體,一定要趕緊扔掉!

所謂“純天然”花生油到底有何貓膩?

你可能想不到,這樣的“純天然”壓榨花生油,其實絕大部分花生油裡,摻入棕櫚油的比例高達70%-80%,更有甚者花生油比例不到5%。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麼這樣的花生油還是會有其特有的純正香味呢?原來,為了吸引顧客,不法商家還要往油裡添加了花生油香精,只要一滴,香飄四溢。看到這裡,大家應該就能明白所謂“純天然”花生油,其實是大部分棕櫚油+少的可憐的花生油+香精,經過專業食藥監局檢測,這樣的油中黃麴黴毒素超標3-4倍,而黃麴黴毒素毒性強,不易分解,對人體健康百害無一利。

警告!家裡常用號稱純天然的「這種油」竟然是混油還有加化學香精,而且含有劇毒會毒殺人體,一定要趕緊扔掉!

花生油中黃麴黴毒素的來源於危害

黃麴黴毒素主要是由黃麴黴和寄生麯黴等真菌產生的一類有毒次生代謝物,存在於土壤、動植物、各種堅果中,特別容易污染花生、玉米、稻米、大豆、小麥等糧油產品,尤其是黴變的花生容易產生黃麴黴毒素。正規的花生油生產企業首先必須要對花生原料進行嚴格挑揀,防止使用黴變的花生。但在這些油作坊裡,花生原料一般就堆放在牆角(極易黴變),榨油時,有的油作坊就把花生直接散落在地上,不經過任何挑揀就直接鏟進榨油機裡。

警告!家裡常用號稱純天然的「這種油」竟然是混油還有加化學香精,而且含有劇毒會毒殺人體,一定要趕緊扔掉!

這些油當中檢測到的是黃麴黴毒素B1,這是一種毒性非常強的化學物,毒性相當於鶴頂紅的68倍,相當於氰化鉀的10倍,也就是吃一點點就會死掉;同時它也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一類致癌物,是苯並芘致癌性的4000倍。當人攝入量大時,可發生急性中毒,出現急性肝炎、出血性壞死、肝細胞脂肪變性和膽管增生。當微量持續攝入,可造成慢性中毒,生長障礙,引起纖維性病變,致使纖維組織增生。大量研究結果表明乙型肝炎病毒和黃麴黴毒素B1協同致肝癌作用,兩者共同作用更易引起肝癌發生

警告!家裡常用號稱純天然的「這種油」竟然是混油還有加化學香精,而且含有劇毒會毒殺人體,一定要趕緊扔掉!

如何安全選購花生油?

1、選擇正規管道銷售的預包裝食用油,不要買來路不明的散裝食用油。自榨散裝花生油和一些小作坊生產的瓶裝花生油,由於其加工簡單粗糙,加之花生原料品質不夠好,花生油中的黃麴黴毒素很容易超標。市面上流通的絕大多數食用油都是品質合格的,只有極其少數的食用油檢出黃麴黴素超標,且基本都是散裝食用油

2、購買散裝食用油時,要選擇有食品標籤標識,標注有油品名稱、配料種類、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廠家、廠址、聯繫方式的產品。

3、花生油不宜儲存太久,開蓋後的花生油儲存太久容易被黃麴黴毒素污染。

文章來自今日頭條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睡眠不佳危害大!美國世界睡眠協會稱,睡眠不足正威脅著世界上多達45%的人口的健康。根據美國《睡眠研究雜誌》一項研究發現睡眠不佳與癡呆症和早逝有關聯。好的睡眠超重要 睡眠不佳傷身  根據美國《睡眠研究雜誌》,分析了健康和老化趨勢研究數據,該研究每年對6,376名受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疫情期間乾癬如何控制?義大醫院皮膚科主任劉懿珊表示,透過藥膏、照光、生物製劑等正規治療,配合健康生活型態,保持正常生活機率很高。國泰綜合醫院皮膚科乾癬特別門診主治醫師廖澤源則呼籲,疫情期間若不控制乾癬,皮膚及新陳代謝症候群等共病都可能惡化,增加冠狀動脈心臟病、腦中風的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台灣進入三級警戒至今已近2個月,大人小孩在家除了睡覺,其他時間幾乎都在接觸3C產品!眼科診所院長林岫儀表示,這段時間學童近視度數大幅增加,成人乾眼症數量也急速上昇,許多民眾都有眼部發炎、感染的現象,卻因疫情不敢就醫而延誤治療,使得角膜潰瘍,出現另類的防疫眼疾。林岫儀醫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COVID-19已在國外肆虐一年多,許多統計也發現,有三至四成的患者即使在痊癒之後,也會產生嚴重程度不一的後遺症。《自然》期刊(Nature)指出,如呼吸困難、肺纖維化、肺功能衰退等後遺症,發生機率就與重症程度有關,但腦部、心臟、腎臟、血液、內分泌系統等,就不一定和疾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