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台大研發APP測心跳! 手指放手機鏡頭1分鐘監測心律

台大研發APP測心跳! 手指放手機鏡頭1分鐘監測心律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智慧手錶可以監測心跳、血氧、睡眠品質,現在連智慧手機也能用來篩檢心房顫動。台大醫院團隊研發心律不整APP「愛心鏡Rhythm Cam」,只要將手指輕輕按住手機相機鏡頭,約1分鐘就能得知心律是否正常。


中風、心臟衰竭危險族群 需長時間心電圖監測避免突發


台大醫院內科部心臟血管科主治醫師林亮宇表示,年老、肥胖、高油高熱量飲食、高血壓,均為導致心房顫動的高風險因子,例如,65歲以上族群的患病率是8%至10%。如能及早確診,接受藥物治療,就可降低64%中風、21%心臟衰竭及死亡的機率。


林亮宇指出,心房顫動患者為中風、心臟衰竭等危險族群,但臨床顯示,約3成患者並無症狀,5成為間歇性發作,必須長時間接受心電圖連續監測,或是植入心電圖記錄器,才能確診


「愛心鏡」APP 手指放鏡頭可直接測心跳


目前市面上雖有可偵測心律不整的攜帶裝置(智慧手錶)等,但幾乎都是再添購其他裝置(如貼片),才能進行量測。


為讓提高篩檢方便性,台大醫院、新竹台大分院與敦捷光電攜手開發心律不整APP「愛心鏡hythm Cam」,日前通過衛福部食藥署許可,成為亞洲首款、全球第3款醫用心房顫動篩檢APP。


林亮宇說,這系統利用手機鏡頭和光體積變化描記圖法(PPG)技術,利用手機上的鏡頭,結合特殊演算法,臨床顯示,可以達到與心電圖相當的篩檢和診斷的準確率,敏感性、特異性可達95%以上。


下載該APP後,只要將手指放在手機鏡頭1分鐘,無須貼片,就可監測心跳將顯示出3種結果,分別是「規律」代表正常、「不規律」代表不正常,以及「訊號不佳」,這代表可能是操作上不正確。


台大醫院表示,只要在APP平台輸入基本資料,一旦偵測出心房顫動,雲端平台就會聯繫患者至台大體系各分院,接受進一步的診斷與治療,希望透過偵測普篩,及早發現社區中心房顫動的潛藏個案。


更多NOW健康報導
▸手搖杯小確幸釀「牙周病」大不幸 忽視警訊牙齒恐不保
▸民眾問:我得Omicron了嗎? 必看Omicron症狀整理包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國際失智症月」,彰化基督教醫院、切膚之愛基金會及彰化縣戀戀半線失智協會,舉辦『指尖上的記憶~花現新希望』活動,一同關心失智症及老人照護議題。切膚之愛基金會董事暨彰基副院長周志中表示,失智海嘯狂襲而來,唯有將失智問題正視為國家議題,打造友善失智環境,才能支撐每一個失智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因胃癌進行胃全切除手術的85歲伯伯,半年內體重下降10公斤,且有不斷下降的趨勢。醫師轉介至營養諮詢門診,家屬表示都會準備很營養的「魚湯、精力湯、雞湯」給伯伯吃,營養師評估後發現家屬所準備的三餐都是大家認為營養的補充聖品,但卻不知其所含的熱量很低,食用期間如果再加上術後病人的...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馬姍妤/台北報導】發燒、咳嗽是孩童生病時最常見的症狀,1名5歲陳小妹因反覆高燒達40度及劇烈咳嗽至醫院就醫,但狀況未改善,遂轉至國泰綜合醫院就診,經胸部X光發現約500cc的大量肺積水(相當於1瓶可樂),經插胸管引流,檢驗血液及胸水結果是黴漿菌感染引起大量肺積水,即使入院使用正確抗生素...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之前就有研究表示,出生時體重不超過2,700公克(6磅)的人,成年後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會增加。而今年在西班牙巴塞隆納舉行的歐洲糖尿病研究協會(EASD)年會上提出的1項新研究,是首度發表體重過輕的嬰兒,更容易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研究。   根據歐洲研究協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