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台大研發APP測心跳! 手指放手機鏡頭1分鐘監測心律

台大研發APP測心跳! 手指放手機鏡頭1分鐘監測心律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智慧手錶可以監測心跳、血氧、睡眠品質,現在連智慧手機也能用來篩檢心房顫動。台大醫院團隊研發心律不整APP「愛心鏡Rhythm Cam」,只要將手指輕輕按住手機相機鏡頭,約1分鐘就能得知心律是否正常。


中風、心臟衰竭危險族群 需長時間心電圖監測避免突發


台大醫院內科部心臟血管科主治醫師林亮宇表示,年老、肥胖、高油高熱量飲食、高血壓,均為導致心房顫動的高風險因子,例如,65歲以上族群的患病率是8%至10%。如能及早確診,接受藥物治療,就可降低64%中風、21%心臟衰竭及死亡的機率。


林亮宇指出,心房顫動患者為中風、心臟衰竭等危險族群,但臨床顯示,約3成患者並無症狀,5成為間歇性發作,必須長時間接受心電圖連續監測,或是植入心電圖記錄器,才能確診


「愛心鏡」APP 手指放鏡頭可直接測心跳


目前市面上雖有可偵測心律不整的攜帶裝置(智慧手錶)等,但幾乎都是再添購其他裝置(如貼片),才能進行量測。


為讓提高篩檢方便性,台大醫院、新竹台大分院與敦捷光電攜手開發心律不整APP「愛心鏡hythm Cam」,日前通過衛福部食藥署許可,成為亞洲首款、全球第3款醫用心房顫動篩檢APP。


林亮宇說,這系統利用手機鏡頭和光體積變化描記圖法(PPG)技術,利用手機上的鏡頭,結合特殊演算法,臨床顯示,可以達到與心電圖相當的篩檢和診斷的準確率,敏感性、特異性可達95%以上。


下載該APP後,只要將手指放在手機鏡頭1分鐘,無須貼片,就可監測心跳將顯示出3種結果,分別是「規律」代表正常、「不規律」代表不正常,以及「訊號不佳」,這代表可能是操作上不正確。


台大醫院表示,只要在APP平台輸入基本資料,一旦偵測出心房顫動,雲端平台就會聯繫患者至台大體系各分院,接受進一步的診斷與治療,希望透過偵測普篩,及早發現社區中心房顫動的潛藏個案。


更多NOW健康報導
▸手搖杯小確幸釀「牙周病」大不幸 忽視警訊牙齒恐不保
▸民眾問:我得Omicron了嗎? 必看Omicron症狀整理包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林志遠/台北報導】現代人注重健康,從日常生活習慣健康養生、搭配預防醫學遠離疾病,每年更要重視定期自我健康檢查,10月為國際乳癌關懷月,國健署與專家提醒女性20歲後每月自我檢查;30歲以後乳房檢查,每年1次乳房X光攝影或乳房超音波為常規的健康檢查項目,進一步的乳房磁振造影可提供臨床專科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胃腸道基質瘤(簡稱GIST)是一種罕見的腸胃道惡性腫瘤,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許多人都是在健康檢查時被檢查出來,少部分患者因出現腹瀉、食慾不振或腸胃道出血就醫而確診。好發於50歲以上民眾 60至70歲為高風險族群根據衛福部107年癌症資料統計數據顯示,胃腸道基質瘤約有49...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2025年臺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衝擊,長照、慢性病、醫護量能等議題所面臨的挑戰只會更大。近年來,政府運用臺灣科技和醫療的優勢,積極推動「智慧醫療」,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表示,早期都是由醫師自己建立醫療系統,但加入了科技、AI(Artificial I...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許多女性在每次月經來之前,不只容易長痘痘、膚況也變得粗糙暗沉,但隨著經期結束,又全都恢復正常,不少人認為是不是平時壓力太大導致內分泌失調?這並非絕對正確的觀念,其實隨著月經週期,荷爾蒙本來就會有變化,使膚況也有不同的轉變。台北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醫師黃毓惠表示,「當月經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