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台大首例DCD肺臟移植成功 心臟停止時間是手術大敵

台大首例DCD肺臟移植成功 心臟停止時間是手術大敵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民進黨前立委蔡啟芳因肺阻塞入住台大醫院,順利換肺才保住性命。今(12)日台大醫院記者會中,有50年菸齡的蔡啟芳強調,「抽菸,比吸毒更毒」;台大醫院胸腔外科主任徐紹勛表示,移植肺臟來源非常不易,曾經完成全台首例「心臟死後器官移植捐贈」(DCD)肺臟移植,希望能增加肺臟移植成功個案。


徐紹勛說明,目前大多數器官捐贈來源,多是腦死大愛民眾,但捐出器官經常是在重大意外後,肺部經常有嚴重損傷,無法用於移植,因此心臟、腎臟、肝臟移植數較高,要能有符合移植條件肺臟機會不多,心臟死後器官捐贈,能夠有條件良好肺臟機率較高,日前台大醫院就完成首例。


徐紹勛解釋,腦死後器官捐贈,是經過不同醫師判定後,病患大腦功能難以恢復,但其他器官仍可運作,心臟死後器官捐贈,則是心臟完全停止跳動,人體在客觀條件下判定死亡,但各器官仍然可以用於移植,但必須跟時間賽跑,要在捐贈者心臟停止後,立即灌入保存液,利用手按摩流向全身。


徐紹勛強調,一旦心臟停止各器官就會開始衰竭,移植器官灌入保存液後,要趕快摘下放在低溫保存,用最快的速度移植到等待的病患,手術難度非常高,曾有1名捐贈者有心血管急病史,腦死後捐出器官,在手術過程中急性心肌梗塞心臟停止,在沒有葉克膜輔助下完成器官摘取,成為全台首例DCD肺臟移植。


徐紹勛強調,如果能夠增加DCD移植意願與個案,能夠用於大愛的器官將會更多,例如因單一器官衰竭死亡,或非癌症疾病末期病逝,如果生前有意願,就可以將器官移植給有需要的其他人,讓生命能夠延續,增加可以移植器官母數,各項等待器官病患就能越早獲得新生。


台大醫院表示,台灣已於2017年通過施行相關作業守則,迄今全國每年約有12例的器官捐贈,經由DCD的方式來執行,約占全國器官捐贈總量的10%,去年更多達20例,成功造福更多等待器官的病人。


台灣醫院強調,胸腔外科團隊在決定走DCD 流程後,與麻醉科、心臟、肺臟、腎臟團隊跨科部通力合作,為挽救病患與時間賽跑,將病人的器官做最好的處置與保存,成功執行DCD 肺移植手術,未來也將持續以病人健康安全為第1目標繼續努力,給予病患最好的醫療照護。


更多NOW健康報導
▸年後2個月復健科爆滿! 家政婦五十肩增生療法不卡關
▸「癌」友倍力GO!防癌知識大考驗,完成測驗好禮等你拿!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癌症患者不能缺少營養支柱 癌友營養補充補對了嗎?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既然生了,我不照顧,誰來照顧?」16歲安安發育速度總是比別人慢半拍,被醫師確診為Angelman氏症候群,幾乎沒有語言能力,只能發出「咿咿呀呀…」等聲音,來表達情緒。儘管如此,安安媽媽還是深愛著她,把她當成天使呵護照料。據統計,目前仍有七成以上的罕見疾病無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過了一個冬天,脂肪悄悄囤積在身上,讓年後的減重門診人數大幅提升。醫師表示,肥胖民眾有七成都是虛胖型,中醫減重門診利用安全穴位埋線,可幫助想要減重又不敢吃西藥的民眾,能輕鬆甩掉身上多餘的脂肪。中醫診所院長林朝慶表示,台灣人的飲食習慣常大吃大喝,且缺少運動,依門診經驗統計,女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現代人對臉部抗老習以為常,但「口腔抗老」卻鮮少聽聞,牙醫師提醒,定期徹底清潔口腔,可避免牙齒鬆脫,讓人即使到80歲,都有機會保有全部牙齒,但每天光靠刷牙是不夠的!搭配3個月一次口腔全面大掃除,去除牙齒表面頑固的汙漬,可預防蛀牙和牙周病,讓牙齒也「凍齡」。開業醫牙醫診所院長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屏東1名老翁,因痔瘡就醫看診,但卻誤把醫師開的塞劑當做口服藥服用,導致症狀遲遲未能好轉,再次就醫才發現,原來是吃錯藥導致,所幸進一步診治後,老翁身體已無大礙。門診中常見許多患者出現吃錯藥等情況,通常多為年齡層較高的民眾;屏東基督教醫院臨床藥師陳慧娟指出,臨床上,也曾有阿嬤誤...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