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台大首例DCD肺臟移植成功 心臟停止時間是手術大敵

台大首例DCD肺臟移植成功 心臟停止時間是手術大敵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民進黨前立委蔡啟芳因肺阻塞入住台大醫院,順利換肺才保住性命。今(12)日台大醫院記者會中,有50年菸齡的蔡啟芳強調,「抽菸,比吸毒更毒」;台大醫院胸腔外科主任徐紹勛表示,移植肺臟來源非常不易,曾經完成全台首例「心臟死後器官移植捐贈」(DCD)肺臟移植,希望能增加肺臟移植成功個案。


徐紹勛說明,目前大多數器官捐贈來源,多是腦死大愛民眾,但捐出器官經常是在重大意外後,肺部經常有嚴重損傷,無法用於移植,因此心臟、腎臟、肝臟移植數較高,要能有符合移植條件肺臟機會不多,心臟死後器官捐贈,能夠有條件良好肺臟機率較高,日前台大醫院就完成首例。


徐紹勛解釋,腦死後器官捐贈,是經過不同醫師判定後,病患大腦功能難以恢復,但其他器官仍可運作,心臟死後器官捐贈,則是心臟完全停止跳動,人體在客觀條件下判定死亡,但各器官仍然可以用於移植,但必須跟時間賽跑,要在捐贈者心臟停止後,立即灌入保存液,利用手按摩流向全身。


徐紹勛強調,一旦心臟停止各器官就會開始衰竭,移植器官灌入保存液後,要趕快摘下放在低溫保存,用最快的速度移植到等待的病患,手術難度非常高,曾有1名捐贈者有心血管急病史,腦死後捐出器官,在手術過程中急性心肌梗塞心臟停止,在沒有葉克膜輔助下完成器官摘取,成為全台首例DCD肺臟移植。


徐紹勛強調,如果能夠增加DCD移植意願與個案,能夠用於大愛的器官將會更多,例如因單一器官衰竭死亡,或非癌症疾病末期病逝,如果生前有意願,就可以將器官移植給有需要的其他人,讓生命能夠延續,增加可以移植器官母數,各項等待器官病患就能越早獲得新生。


台大醫院表示,台灣已於2017年通過施行相關作業守則,迄今全國每年約有12例的器官捐贈,經由DCD的方式來執行,約占全國器官捐贈總量的10%,去年更多達20例,成功造福更多等待器官的病人。


台灣醫院強調,胸腔外科團隊在決定走DCD 流程後,與麻醉科、心臟、肺臟、腎臟團隊跨科部通力合作,為挽救病患與時間賽跑,將病人的器官做最好的處置與保存,成功執行DCD 肺移植手術,未來也將持續以病人健康安全為第1目標繼續努力,給予病患最好的醫療照護。


更多NOW健康報導
▸年後2個月復健科爆滿! 家政婦五十肩增生療法不卡關
▸「癌」友倍力GO!防癌知識大考驗,完成測驗好禮等你拿!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癌症患者不能缺少營養支柱 癌友營養補充補對了嗎?

相關推薦

  其實啊!鬼壓床不一定是真的呢!當睡眠神經癱瘓時, 大腦卻從睡眠休息中復甦過來,來不及和身體重新連結, 使人發生半睡半醒狀態,夢境與實現互相交錯, 導致身體與大腦發生不協調情況。造成自己想要起來, 卻起不來;想用力,卻使不出力的狀況, 這是「鬼壓身」最常有的狀況。 一般而言,壓力過大、...

閱讀詳情 »

  早晨起床後,很多人都有馬上疊被子的習慣,但專家指出,起床後不宜立即疊被,因為人在一夜的睡眠過程中,呼吸道和全身的皮膚毛孔都會排出一些氣體,如二氧化碳等,同時皮膚細胞在夜間也要排泄出一些代謝產物和皮屑等,這些物質全部散布在被子裏。起床後立即疊被,以上物質就會繼續停留在被子裏,使被子遭受...

閱讀詳情 »

  根據臨床的研究與建議,大家可以參考下面的數據檢視一下,自己或者家人到底睡得夠不夠?─────────────┬──────────────年齡層 每天睡眠時數總和 ─────────────┼──────────────新生兒 超過 18小時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