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台灣四成兒童可能有異位性皮膚炎 抓癢小心蜂窩組織炎 | 健康達人網

台灣四成兒童可能有異位性皮膚炎 抓癢小心蜂窩組織炎 健康達人網

夏日將盡,白天氣溫還是偏高,戲水仍是近期民眾降溫的選項。不過一項全球性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因戲水而引發症狀的異位性皮膚炎盛行率已達到兒童中的一成到最高兩成,台灣地區甚至會高達四成,因皮膚癢而搔抓可能會破皮進一步被感染,嚴重的情況甚至會發展成蜂窩組織炎或敗血症。

戲水是異位性皮膚炎大敵

書田診所皮膚科主任醫師鄭惠文指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過敏體質,但是會因為在公共場所戲水而引發症狀。雖然全球性的研究指出一到兩成人口會有異位性皮膚炎,但就台灣的環境來看,她認為比例會往上加到三、四成,其中一半的患者會在一歲以前發病,九成患者會在五歲之前發病。

暑假期間鄭惠文就有在門診遇到一位 7 歲女童案例。她本身患有異位性皮膚炎,跟家人一同到水上樂園玩水消暑,一整個下午都泡在水裡,到了晚上,大腿開始紅癢脫皮,奇癢難耐,不自覺搔抓多處。早上起床後竟開始呈現潰爛狀,確認是異位性皮膚炎急性惡化。

不停抓癢會惡化病情

異位性皮膚炎特徵為皮膚反覆出現濕疹、毛囊角化、搔癢、發紅、滲出黃色組織液等情況,還有氣喘、過敏性鼻炎等。造成的原因除了公共場所戲水,塵螨、黴菌、毛髮、皮膚乾燥等使得症狀更加嚴重,其中公共場所以泡在水裡容易引發,一般室內場所接觸機會較少。另外,冬天天氣冷又乾,或是情緒變化、壓力的影響,也會造成影響。

鄭惠文解釋,異位性皮膚炎讓皮膚保護牆的功能減弱,因此容易遭到細菌、黴菌感染,而因為皮膚癢而抓癢,將會造成惡性循環,大人可以克制,但小孩比較沒辦法,如果不小心抓傷,可能引起傷口感染,嚴重會有蜂窩組織炎甚至敗血症。

每日只用一次沐浴乳就好

治療方面,鄭惠文說,會使用口服藥物、外擦藥物或注射類固醇,主要目的是緩解異位性皮膚炎發作時所帶來的搔癢感,並且預防皮膚感染。

由於是遺傳疾病,平日保養更重要。鄭惠文指出,在日常生活避免溫差過大;減少與粗糙、過緊、或刺激性衣物接觸;許多民眾會以為多清潔皮膚最好,但事實上清潔過度讓皮膚更乾燥反而壞事,她建議一般情形下,每日選定一次主要的清潔時刻,使用沐浴乳等清潔劑洗全身即可,若其他情形若還需要洗澡,用清水沖洗即可,也避免跑泡熱水澡或泡太久;不要用含皂鹼的清潔劑,或是如果發現洗完後會讓皮膚緊繃或乾澀的就不要用。

平日勤擦乳液,加強保濕,公共場所游泳後立即用清水沖洗身體;飲食方面,奶類或蛋類的蛋白質分子較大,小朋友不易消化分解,如果引發症狀就要避免,嬰兒則可改喝母奶與水解蛋白奶粉。

(圖片來源:© Randy Faris/Corbis)

【本文出自健康達人網;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健康達人網;歡迎加入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worldno1。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台三級警戒三度延長,過去這一個多月以來,不少人已經習慣進入公共空間之前先拿出手機掃一下「簡訊實聯制」,認為有助於政府疫調,沒想到現在卻傳出有地方政府抱怨簡訊實聯制無用,真想做疫調時派不上用場。指揮中心今(29)日強調,簡訊實聯制只能顯示什麼時間點、到了哪裡兩項,只是...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台三級警戒未解除,但夜市先一步「微解封」有望嗎?針對地方傳出有意針對夜市部分陸續微解封,恢復營業,甚至有攤商喊出今(29)日就要重開業一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強調,地方政府檢討相關場所,還是得依照統一的規範為基準,該報給指揮中心的還是要報給指揮中心。...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台三級警戒超過一個多月了,躲疫情、宅在家成為常態,不少人甚至連買菜都透過網路販售電商平台完成,不過,台北市衛生局今(29)日公布最新稽查結果,知名的「熊媽媽買菜網」販售的「甜豌豆」一口氣驗出3項農藥超標;另一家「李大娘買菜網」的「韭菜」一樣3項農藥超標,衛生局已通知...

閱讀詳情 »

新冠肺炎疫情仍未解除,政府不斷宣導家中新冠肺炎消毒注意事項,但你真的有做到確實消毒嗎?大樹藥局陳俊凱藥師表示,居家防疫的重點不僅是減少外出、降低感染風險,同時消毒也是最大的重點,即使在家中也應每日使用二氧化氯或者漂白水消毒一次,以幫助杜絕新冠肺炎病毒!  每日家中消毒,你做了嗎?家中的用具、傢俱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