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台灣女性乳癌年輕化早歐美10年 乳房出現腫塊是警訊

台灣女性乳癌年輕化早歐美10年 乳房出現腫塊是警訊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乳癌在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位居1名,相較於歐美國家,大多為停經後婦女罹患乳癌機率較高,但台灣罹患乳癌的平均年齡卻相較於歐美國家提前約10年,可見女性乳癌年輕化已成國人須正視的問題。


34歲的張小姐,至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安排健康檢查,透過乳房超音波檢查,在左側乳房的內下測有約1.8公分的異常影像,結合零輻射磁振造影(MRI)檢查後,發現為疑似為邊緣不規則的乳房腫瘤,後續由乳房外科醫師病理切片後,確診罹患乳癌第1期。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沈彥君主任表示,以台灣女性停經年齡平均為52歲,106年50歲以下女性乳癌患者人數共5,282人,佔罹患乳癌總數約33%。再根據106年癌症登記年報,女性乳癌發生總個案數為15,834人,依照年齡區分雖大多數為50歲以上女性,但40歲以下罹患乳癌的人數也有1212人,由此可見,台灣女性乳癌年輕化儼然成須正視的課題。


沈彥君主任說明,張小姐在諮詢中透露,曾在就讀大學2年級時發現有腫瘤硬塊,當時已接受手術開刀取出,經病理檢驗後確認為良性乳房纖維瘤。乳房纖維腺瘤大多為良性,且好發於年輕女性,這樣的經驗也讓張小姐輕忽乳房的病變。


根據統計,曾有纖維腺瘤的人,與一般人相較之下,後續發生乳癌機率高出1.3至1.9倍的風險,若纖維瘤內有囊腫、硬化性腺病、微小鈣化、乳突樣變化,則乳癌發生率更比一般人高達3.1倍。


沈彥君主任提醒,若想分辨乳房腫瘤為良性或惡性,無法單純以觸摸來半段,建議須盡快就醫安排更詳細的檢查。常見的檢查方式有:乳房X光攝影、乳房超音波、乳房磁振造影檢查(MRI)。40歲以下女性建議可利用超音波做為第1線乳房檢查的選擇,若有異常需近一步確認是否有家族史、或曾接受乳房手術等,搭配乳房磁振造影(MRI)檢查可再提高診斷率。


沈彥君主任呼籲,女性朋友單純靠自我檢查易有盲點,應主動定期安排乳房篩檢,藉由專業醫療檢查,可找出可疑的病灶,能更有效及早發現並降低乳癌死亡率。


更多NOW健康報導
▸中研院研發A型流感廣效疫苗 以1打多提升防護力
▸婦人罹患白內障合併青光眼 2種眼疾治療順序有學問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原來多數乾眼症成因 並不是因為眼睛缺水?!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生活作息不正常,缺乏運動,下半身肥胖的人,常聽信許多網路謠言,一下吃減肥藥瘦身,一下喝豆漿減肥。但網路流傳「豆漿減肥法」恐導致乳腺癌,因此減肥中的女性都不敢再喝豆漿,甚至徹底與豆類食物斷絕關係。此說法到底正不正確?就讓專業醫師來解密!豆漿可預防乳腺癌形成豆漿中所含的大豆異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據統計,全球每3秒就有1人因骨鬆而骨折。為喚起民眾重視骨質疏鬆症,台北榮民總醫院與風濕病基金會台灣抗風濕病聯盟,共同舉行「骨質疏鬆衛教週」活動,於8月7日至11日在台北榮總中正一樓大廳,提供免費骨密度檢測,以及預防骨質疏鬆衛教講座。骨折後一年 25%病患死亡台北榮民總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可別眼睛出問題才檢查!最新歐亞白內障認知調查發現,國內高達5成5熟齡族眼睛發生狀況才就醫、4成白內障患者未就醫。醫師強調,白內障未及時治療,嚴重可能導致失明,建議每年應檢查眼睛,若有糖尿病、高血壓,最好每6個月檢查一次。國內熟齡族 半數眼睛出狀況才就醫根據一份「歐亞熟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癌症久居十大死因,晚婚也漸成社會常態,若這兩個難題都被難孕夫婦碰上了,還有機會一圓求子心願嗎?45歲林先生與43歲林太太已婚兩年未生育;103年,林先生發現癌症復發,血液腫瘤科醫師建議立即接受化學治療,且告知他化療後可能影響造精功能,讓林先生心情跌落谷底。林先生尋求中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