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尿病併發症惹禍! 男子心肌梗塞險喪命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一名50歲中年男子,本身無重大疾病,平時也無健康檢查習慣,某天與朋友外出吃飯時,胸口突然感覺異常悶痛,所幸緊急送醫才撿回一命。日常注重養生的他,從未想到自己會因「急性心肌梗塞」差點喪命,進一步檢查才驚覺已罹患糖尿病多時,因長期代謝不正常,才引起急性心肌梗塞…。

隨著飲食西化,患有「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的三高人數遽增,台大醫院心臟血管科醫師張博淵說明,依據衛生福利部公布2012年國人十大死因,糖尿病列居第五名,統計每隔56分鐘,就有一人死於糖尿病;其中「第二型糖尿病」為糖尿病主要類型約占96%,主因「胰島素阻抗性」導致患者隨血糖升高,逐漸出現吃多、喝多、尿多、容易疲勞,甚至體重減輕、傷口不易癒合等,更約有一半的糖尿病患在診斷時就已經有心血管併發症存在。只因發病初期無症狀,患者往往錯失早期治療契機。

因糖尿病引起的併發症可分為「小血管病變」及「大血管病變」。「小血管病變」會引起視網膜病變、腎臟功能不全或是神經遲鈍,嚴重者可能引起失明或腎衰竭等情形;而「大血管病變」則恐有心臟疾病、中風、截肢等。台灣有高達48%的糖尿病患者,是死於心臟血管疾病或腦血管疾病併發症,不可不防。

張博淵進一步解釋,除了飲食與運動控制之外,患者一定要聽從醫師建議、積極配合藥物治療,目前治療方式除了胰島素針劑及口服藥物外,還有針對第二型糖尿病「胰島素阻抗性」使用之「胰島素增敏劑」,可改善肝臟、肌肉及脂肪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以維持血糖控制,並可減少心血管併發症發生。

張博淵叮嚀,預防勝於治療,尤其有肥胖情況、40歲以上成人、或曾有妊娠糖尿病者,以及糖尿病病史等高危險群,平時就應該注意空腹血糖與糖化血色素HbA1c值是否於正常範圍;另外,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遵從醫囑用藥,請勿私自停藥、減量,或是聽信偏方延誤救醫,耐心且積極追蹤,才能有效對抗心血管併發症。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617

相關推薦

你的手肘「過勞」了嗎?只要扭毛巾、梳頭、打電腦鍵盤、按滑鼠、提搬重物…,就會感覺手肘疼痛無力,小心,網球肘已經找上門!因為過度或不當使用手指與手腕所造成的網球肘,屬於中醫「痹症」,中醫調理網球肘經常採用穴位針灸,並且有許多手法搭配,以及靠適當的茶飲、藥膳輔助調理,擺脫日常手肘疼痛的困擾。 衛生福利部...

閱讀詳情 »

根據台灣癌症登記資料,新發生癌症人數每年已經突破10萬人,一旦確定罹癌,讓人格外提心吊膽的便是癌細胞擴散和轉移。中醫師表示,這是造成癌友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而且幾乎所有的癌症都會轉移,若癌友在接受正統治療之餘,可以依據不同的癌症階段聰明「挑食」,鞏固體內正氣,將有助抑制癌細胞擴散,活得更好且更久!...

閱讀詳情 »

秋風起、秋意濃,小心過敏疾病上身。中醫師指出,秋天主「燥」易傷肺,由於肺氣跟鼻相通,肺氣一虛弱,就易引發鼻過敏、咽喉乾癢。建議平常可吃些甘酸具滋潤性的食物,因為酸可滋陰,刺激唾液分泌,有助穩定肺部機能。 中醫師羅明宇指出,秋天是過敏性疾病的好發期,其中過敏性鼻炎與氣喘病人尤其要注意;平常可服用一些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