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臉頰總覺被打巴掌? 顳顎關節障礙作怪

臉頰總覺被打巴掌? 顳顎關節障礙作怪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陳小姐近半年來臉頰疼痛不明原因,嚴重時蔓延至耳朵附近,看了神經科、耳鼻喉科都查不出原因,最近甚至連張口都有困難,最後在牙科診斷是顳顎關節障礙。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牙科部王惠禎醫師表示,從流行病學上來看大約40%的人口有此問題,但因患者對於顳顎關節疾病的認知不足,再者病因很多,易誤以為是其他問題輾轉於不同科別,延誤治療時機。

好發於20~40歲女性

位於耳前方的顳顎關節連接下顎骨及頭顱,其關節頭上方有一關節盤,會因結構問題或外力而移位,進而導致關節頭與關節盤磨損,產生發炎及疼痛。男女發生比約為1:4,好發於女性,雖然各年齡層都有機會發生,但常出現於20~40歲。

壓力大易緊張也可能引起發作

造成顳顎關節障礙的成因眾多,通常不是單一原因,王惠禎醫師指出,壓力、磨牙或不當咀嚼等都是可能因素,尤其是處在緊張狀態,也可能造成或加重病狀。一般長時間咬嚼韌性較強或較硬的食物(如甘蔗、魷魚絲)會增加顳顎關節的負擔。某些需要長時間開口的牙科治療(如植牙、拔牙、根管治療等)也容易誘發顳顎關節障礙造成急性發炎,並常常合併肌膜疼痛及功能障礙。

張口受限、臉頰疼痛都可能是病症

患有顳顎關節障礙症的病患可能有臉部肌肉緊繃;緊咬或磨牙、下巴運動時顳顎關節發出聲響;張口受限;臉頰肌肉酸軟及疼痛等現象。也可能衍生類似頭痛、耳鳴、牙齒的磨耗或不能順利咀嚼等困擾。顳顎關節障礙是慢性的發炎反應,治療的首要目標為解除急性疼痛及症狀,並且導引身體逐步適應這些問題。

少吃太硬食物 以免增加關節負擔

王惠禎醫師建議,儘量不要吃太硬、有韌性的食物,避免增加顳顎關節負擔;保持心情放鬆,學習舒壓技巧以舒緩並改善頭、頸部肌肉的疼痛;避免下顎劇烈運動,降低關節及肌肉拉傷可能性;養成正確姿勢,盡量避免蜷曲姿勢或側睡等習慣;短期可服用抗發炎及減輕疼痛藥物來舒緩關節及肌肉的疼痛;利用咬合板可輔助緩解緊咬牙或磨牙所造成的肌肉緊張。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624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省油、停車便利的機車,是許多上班族穿梭大街小巷的通勤利器!但近來網路盛傳:「機車族罹患椎間盤突出、退化的風險比一般人高」的說法,引起不少騎士關注,但真有這一回事嗎?又是為什麼呢?且聽專業脊骨神經醫學博士怎麼說! 機車族、大卡車駕駛注意!長期處於低頻式垂直震動,易釀椎間盤退化 美國脊骨神經醫學博士張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皮膚搔癢難耐 恐是異位性皮膚炎導致一名14歲蔡小弟,從小就罹患異位性皮膚炎,時常搔癢難耐,皮膚甚至已成苔蘚化暗沉,近來因課業壓力大,不管使用外擦藥物或是服用類固醇,仍未改善症狀,甚至因抓破傷口導致感染,雖曾就醫施打抗生素治療,但出院後,蔡小弟卻因皮膚問題不想上學,後來赴...

閱讀詳情 »

天冷除了要抗寒、防手腳冰冷,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免疫力、避免經常感冒。於是大家開始進補養生,並且趨之若鶩。進補大補帖中常出現的藥材包括:當歸、枸杞、紅棗、人參等。但是,如何聰明吃才不會愈補愈大洞,甚至以「藥中之王」的人參來說,如何避免吃錯,才不會像是吃砒霜,來聽中醫師怎麼說。 進補的中藥材:當歸、枸杞、...

閱讀詳情 »

過度肥胖的人容易導致糖尿病,而有一些患有糖尿病的人,想減肥卻感覺很痛苦。病情起起伏伏,也跟肥胖息息相關。日本1位知名糖尿病專科醫師,以過來人現身說法,分享自己透過「減醣飲食」,並且推荐自製減醣便當,成功在1年內甩掉25公斤的秘訣! 適度體重減輕,可以改善血糖、血壓、血脂肪 糖尿病患如何安全減重非常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