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使用動物細胞培養的人造肉 符合人類健康需求嗎?

使用動物細胞培養的人造肉 符合人類健康需求嗎?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人造肉使用動物細胞培養 有效降低暖化問題

全球暖化一直是無法有效解決的危機,為了減少使用全球能源,人造肉也因此孕育而生;作者朴英淑與傑羅姆.格倫在《2030世界未來報告書》一書中指出,人造肉是指不飼養、宰殺家畜家禽,而是在實驗室使用動物細胞培養出來的肉類,又稱為實驗室培養肉,這項技術不僅能解決畜牧產生的許多環境問題,也能有效降低使用99%的土地、98%的水、66%的碳排放、56%的能源,對環境問題帶來大幅改善。

為了永續經營 不少人推崇人造肉

最早的人造肉是在2013年荷蘭馬斯垂克大學波斯特教授所開發,當時是透過牛的肌肉組織培養製成的漢堡排,但口感不佳,也因此隨著科學家不斷研究,價格競爭力也快速增長;《2030世界未來報告書》書中提到,在許多支持此項研究的原因中,其中又以永續經營的說法最令人接受,畢竟人造肉確實能有效大量降低畜牧業工廠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大規模濫捕混獲 海洋生態屆一大威脅

不過在研究所培養肉類的科學家不只有波斯特教授而已,加州生技新創公司在不使用動物的情況下,就重現了從傳統奶牛身上萃取的蛋白質,且營養成分和傳統乳製品中的蛋白質一樣豐富,這也吸引不少素食主義者,以及無法購買乳製的消費者,不過不只得解決畜牧業工廠的問題,另一項令人注重的環境問題,就屬大規模濫捕、混獲導致威脅讓海洋生態界。

改變食物遊戲規則 人造肉終將普遍化

有如人造肉,科學家同樣使用魚肉細胞培養出來人造海鮮,且目前已有多家開發公司投入此研究;《2030世界未來報告書》書中也提及,儘管要讓人造肉、人造海鮮登上餐廳菜單或在超市上架的話,還得花上十年時間,但隨著價格上越來越便宜,且能永續經營,就等待肉質達到我們幾乎無法分辨是否來自真正動物時,人類也將自然接受它,屆時也將改變食物遊戲規則的技術。

(參考資料:《2030世界未來報告書》高寶出版社)

【延伸閱讀】

【珍愛卵巢護一生】晚期卵巢癌患者要勇敢面對疾病 不要害怕化療!

 超前部署! 為準媽媽量身定制胎兒檢查與溫柔生產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95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年一度母親節來了,子女們常為了要送什麼禮物給母親而傷腦筋。中華民國職能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張自強表示,媽媽們隨著年齡增長與老化,她們的身心健康功能會逐漸受到影響,因此,送給媽媽「健康」,就是最好的母親節禮物。 促進媽媽健康 職能治療可以做 針對媽媽們的健康促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喬萱報導) 母親節將至,國民健康署提醒辛苦媽媽照顧家人之際,記得寵愛自己,雖然平時做家事很辛苦,但仍應該抽空做運動,且可由每次10分鐘開始,分段累積身體活動量,才能健康又美麗。 媽咪的運動比例過低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18~64歲成年人每週進行150分鐘以上中度身體活動,但依教育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72歲林老先生出現頻尿、尿流細小等症狀,以為是正常老化現象而忽略就醫,後來因骨頭劇烈疼痛、影響生活品質,才到醫院檢查,確診為晚期攝護腺癌,並已發生骨轉移。起初林老先生採用荷爾蒙療法,但約1年後產生抗藥性,骨頭又開始劇烈疼痛,攝護腺癌復發。後來採用近年較新的「同位素療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不懼滿地碎玻璃 護理師第一時間勇救病患 在萬籟沈寂的深夜,忽然傳來一巨響,原來是台南市立安南醫院長和路門口,有一部機車,不曉得何故,倒在路面上。一名年約60歲的病人,摔倒在路面上,意識不清,滿臉是血,安全帽飛到路面上。當時安南醫院當班的急診護理師陳柏叡、石倩怡以及剛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