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台灣急救存活率僅22% 全民CPR委員會成立

台灣急救存活率僅22 全民CPR委員會成立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若有人失去呼吸心跳倒下,除了撥打119,我們還可以做什麼?財團法人厚生基金會響應全國9/9救護日,召集全國急診醫學專家、民間團體,成立全民CPR委員會,並教導民眾儘早求救、即早求救、盡快去顫、即時醫療等急救四步驟。亞洲復甦聯合會主席王宗倫指出,台灣急救的存活率為22%,相較美國西雅圖為63%,仍有努力的空間。

及時CPR或心臟去顫器 存活率達75

突發性的心跳停止已成為21世紀全球重要公共衛生問題,當一個人突然倒地,瞬間沒有脈搏、血壓和意識,此人已符合臨床上的死亡定義。倘若沒有及時介入急救,將進展為不可逆的生物性死亡。研究表示,當心跳停止的患者,突發事件10分鐘內,若身旁的人給予心肺復甦術(CPR)或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AED),此患者存活率將高達75%。

「急救術如果操作得宜,往往在第一時間就可以救回一條命、拯救一個家庭,阻止一齣悲劇。」立法委員許毓仁指出,根據ERC(European Resuscitation Council,歐洲復甦協會)統計,台灣去年OHCA(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到院前心肺停止)患者救回的存活率為22.1%,和亞洲各國相比(泰國65.1%,新加坡49%,日本33.5%,南韓46.5%),台灣的確還有努力的空間。

心肌梗塞倒下人數多 推廣全民CPR

具醫藥背景的立法委員陳宜民提到,台灣一年發生心肌梗塞超過2萬多人,雖到處都有消防器材,卻少見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他分享今年初去上海訪問,「在浦東機場,接機的35歲朋友突然臉色發白,疑似心肌梗塞,馬上送醫,友人隨即先簽手術同意書,兩邊血管阻塞超過90%以上。」陳宜民強調,現代人生活飲食方式,心肌梗塞年齡一直在下降,需要大眾關心。

立法委員柯志恩建議,應從校園推廣全民CPR。例如,今年2月一位16歲少年以CPR成功急救一位在校園跑步昏倒的男子,這位少年第一次救人成功,憑藉的就是國中時期聽老師教CPR,「因為覺得有趣,所以很認真聽講,沒想到2、3年後竟能救人一命。」

「當意外發生瞬間,身邊往往不是專業的醫護人員。」柯志恩說,培養國人CPR急救知能,絕對可以搶救生命、減少遺憾。若能在黃金關鍵期救人一命,可說是積功德、種福田的有意義之事。

全民CPR 委員提供簡單明確的4步驟:儘早求救、即早求救、盡快去顫、即時醫療,提升民眾加入急救行列的意願。

【延伸閱讀】

造福產後婦女! 新一代微創痔瘡手術合併私密處整形

牙齒亂就矯正是國人迷思? 矯正醫師竟然這樣說

政府收回國宅無處去 高醫原民長照站圓在地安老夢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55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今年春天的氣候很異常,忽冷忽熱的很不穩定;醫師發現,今年入春以來,鼻過敏患者人數下降速度比較緩慢,發作的時間竟罕見的出現在下午時段,這個現象可能跟全球氣候異常有關。由於室內外溫差超過攝氏7度,易誘發鼻過敏,有過敏體質者最好是注意氣象預報,做好預防過敏準備。秀傳101皇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孩童常吃加工食品,小心長不高!舉凡小朋友喜愛的雞塊、冰淇淋、可樂等加工製品,其實含有許多食品添加劑,如磷成分,非常容易被人體吸收,影響健康甚鉅。營養師指出,磷攝取過多,容易導致腎臟、心血管,以及骨骼出狀況,對於正在成長發育中的孩童而言,可能造成長不高的問題。坊間販賣的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1名上班族因下班騎車時,遭後方車輛追撞,造成腰椎受傷,但事後再騎車時,卻常常擔心後方會有車輛追撞,甚至半夜睡覺時都會因此失眠;成大醫院職業及環境醫學部主治醫師郭浩然指出,主要是因受到創傷後,造成的心理壓力,又稱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通常面對生死交關的嚴重事情時,就更容易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溫室效應讓氣候快速變遷,為了響應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健康照護機構一起減碳護地球,台灣國健署2013年特地辦理「國際低碳醫院團隊合作最佳案例獎」活動,經國內外委員審查參賽資料後,由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大林慈濟醫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光田綜合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