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台灣每年新冒萬例肝癌 1/6首次治療全靠「腫瘤消融」保命

▲射頻消融目前最多運用在肝癌治療,還可以運用在甲狀腺、肺臟、腎臟、骨頭等部位的腫瘤。(照/長庚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在台灣,每年約有1萬例的肝癌新案,其中約6分之1是選擇射頻消融作為首次治療方式,另有一部份復發腫瘤的個案也可以接受射頻消融,正因為經驗富豐,2019亞洲腫瘤消融學會今(25)日特地移師嘉義長庚醫院舉行,共有3百多位國內外專家一起研討利用先進科技與技術的輔助下治療不同器官的腫瘤。

本身是肝膽胃腸科醫師的嘉義長庚醫院副院長盧勝男表示,射頻消融(RFA)或稱為電燒,原理是在超音波的精確導引下,將電極針插入腫瘤部位,再釋放出射頻能量,進一步促使局部組織的凝固性懷死,來達到治療的目的,目前這已成為肝癌的主要治療方法。

屬於微創治療的射頻消融,外表只有針孔,局部損傷很少,根據統計,對於早期肝癌,完全消除腫瘤的成功率約86%,局部再發率與合併症則小於5%,在肝癌治療上具有非常大的潛力。

不過,盧勝男指出,雖然在超音波導引下將電極針插入腫瘤似乎很簡單,但還是有一些困難的病例,例如超音波看不到腫瘤部位、沒有適當的進針途徑、周圍有易受傷的組織,如腸子、膽囊等,就需要較高的技術或科技的協助,才能達到消融的效果。

盧勝男舉例,像「影像融合技術」就是把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影像資料輸入超音波機,經過比對程序之後,在做超音時就可以同時看到同一切面的電腦斷層影像,找到超音波看不到的腫瘤;而「超音波對比劑」則像電腦斷層一樣,打入對比劑可提供醫師更多的影像資訊,讓原本看不到的腫瘤更有機會被看到。

盧勝男強調,隨著醫療科技的不斷進步,消融腫瘤的範圍已從最早的半徑1.5公分,擴大到目前的4公分左右,未來可望將腫瘤區域完全消融,而無殘存的腫瘤細胞。且值得關注的是,射頻消融儘管目前最多運用在肝癌治療,但還可以運用在甲狀腺、肺臟、腎臟、骨頭等部位的腫瘤。

照片來源:長庚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發燒、寒顫、全身無力好折磨人 簡單幾個好習慣跟尿路結石說再見

【陳鈞凱專欄】男人「蛋蛋」軟不軟Q?暗藏健康警訊 摸到這種手感才正常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總統蔡英文昨指政府與BNT疫苗德國原廠一度幾近乎要完成簽約,卻因中國介入,到現在都無法簽約,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7)日首度揭露,去年雙方最終合約版本都敲定了,卻因為我方預計發布的中文新聞稿中有「我國」兩字,讓德國從此已讀不回。 ...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在臉書發文「Hospitals Need Help」求救,今(27)日又出面大曝台大醫院「已經到臨界點了」,全因短短2個禮拜內已經收治超過130名確診個案,其中就有26人得用呼吸器,比例之高,占了目前全台用呼吸器重症的4分之一,吳明賢強調,自己發文是...

閱讀詳情 »

網友常常戲稱「有一種餓叫阿嬤怕你餓、有一種冷叫阿嬤怕你冷」,在過往的觀念上,寶寶的保暖異常重要,深怕寶寶抵抗力不好,一不小心冷到就感冒了,所以很常看到長輩在照顧寶寶時,會拿厚厚的毛毯裹住寶寶,不管天氣再熱都要包得緊緊的。大樹藥局歐宗融藥師表示其實寶寶並沒有這麼怕冷,而且過度保暖讓寶寶皮膚一直處在高溫...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國三級警戒延長至6月14日,強制戴口罩是最重要的防疫措施之一,癮君子更得要注意了!不但脫罩吸菸增加病毒感染風險,台北榮總家醫部醫師賴志冠更提醒,部分變種病毒感染者可能是輕症而已,一旦誤信電子煙、加熱菸等新型菸品沒有二手菸,而在室內使用,恐加速病毒隨氣溶膠擴散。 董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