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台灣研究新發現! 防癌要先控制慢性病

台灣研究新發現! 防癌要先控制慢性病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根據國際四大期刊之一《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BMJ)所發表的最新研究顯示,控制慢性病是另類防癌的方法;此項研究是由台灣國家衛生研究院温啟邦名譽研究員,利用美兆國際健康管理機構近十五年來的資料,與美國休士頓安德森癌症中心吳息鳳講座教授,所進行的團隊合作成果。

兩到三成癌症起源於慢性病

根據該項最新研究顯示,兩成到三成的癌症起源於慢性病,防癌要先防慢性病。過去防癌強調生活習慣中的危險因子,如:吸菸、不運動,但卻不知道慢性病致癌的威力。此項最新研究指出,慢性病致癌的威力,與吾人所熟知生活中的危險因子總合一般多;所以,防癌策略不要忘了預防慢性病,忽略了慢性病就少掉一半的防癌。

規律運動可降低慢性病致癌四成機率

研究團隊追蹤美兆健檢資料庫中五十多萬人十多年的健檢資料包括有健檢收集的問卷、各種抽血及身體檢查,更有完整各種生活健康習慣的資料,以及五十萬人的運動量、時間及強度;結果發現,規律運動可降低慢性病致癌機率達四成,這項運動資料,是承續五年前在英國刺針胳(Lancet)發表的每天運動十五分可多活三年,也可減少多種癌症及慢性病的延續。

預防癌症策略應列入慢性病防治

世界衛生組織「2014年慢性病(NCD)報告」及聯合國各國領袖高峰會決議,各國要以減少慢性病為各國醫療衛生首要任務,要求到2025年要減少25%,台灣也正努力中,因為慢性病佔各國總死亡人數最大宗,達六、七成,研究中說的慢性病為: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腎病(CKD)、肺部疾病與痛風性關節炎,而生活中的危險因子為:吸菸、不運動、蔬果攝取不足、飲酒和肥胖。研究人員認為,此項研究為防癌提供另類方法及嶄新的視野與思維。今後,預防癌症策略裡應列入慢性病防治,如何增加『以減少慢性病來降低癌症發生率』將成為制定公衛政策新的挑戰課題。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673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對於剛接觸路跑的新手來說,假如參加短程路跑的經驗不錯,將可提高對跑步的興趣、增加挑戰更長距離的慾望。但如果訓練過程或比賽經驗非常糟,累慘甚至受傷,就起了反效果。 10公里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也許就是許多人踏入跑步界的關鍵距離。以下是active.com給10K新手的建議,記住以下4點,讓你第一次參...

閱讀詳情 »

前兩周我們為水水的你準備了6公里、10公里的路跑準備建議,重點以訓練為主,然而,想要優雅、輕盈、美美地通過終點線,除了好好練跑之外,「吃」也不能不注意。 該怎麼吃?吃些什麼?相信你一定有許多疑問。上回10公里備戰文中,有大致講解一些基本的飲食建議,這次,我們分成平日、賽前一週和比賽當日分別提供飲食建...

閱讀詳情 »

運動,雖然是促進健康的重要方法,但是仍然看到有知名長跑選手死於心臟病變或是其他疾病。研究發現,每天跑8到10公里路的跑者,擁有強壯的肌肉、標準的體格、低體脂率,但是在中年以後經常有流行性感冒、關節痛、全身酸痛及高血壓等毛病纏身,原因就在於激烈運動在體內產生太多的「自由基」。 在激烈運動過程中身體組織...

閱讀詳情 »

之前我們曾提過,要有好的表現,除了訓練外,飲食也佔一大比重。世界級的選手,不但在比賽前有周密的訓練計畫、賽中有完整的求勝策略,也有一份嚴謹的飲食計畫。 今日便由competitor網站的資深編輯Sabrina Grotewold,帶領我們一窺美國頂尖選手的賽前、中、後菜單。 Kara Goucher...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