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台灣研究新發現! 防癌要先控制慢性病

台灣研究新發現! 防癌要先控制慢性病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根據國際四大期刊之一《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BMJ)所發表的最新研究顯示,控制慢性病是另類防癌的方法;此項研究是由台灣國家衛生研究院温啟邦名譽研究員,利用美兆國際健康管理機構近十五年來的資料,與美國休士頓安德森癌症中心吳息鳳講座教授,所進行的團隊合作成果。

兩到三成癌症起源於慢性病

根據該項最新研究顯示,兩成到三成的癌症起源於慢性病,防癌要先防慢性病。過去防癌強調生活習慣中的危險因子,如:吸菸、不運動,但卻不知道慢性病致癌的威力。此項最新研究指出,慢性病致癌的威力,與吾人所熟知生活中的危險因子總合一般多;所以,防癌策略不要忘了預防慢性病,忽略了慢性病就少掉一半的防癌。

規律運動可降低慢性病致癌四成機率

研究團隊追蹤美兆健檢資料庫中五十多萬人十多年的健檢資料包括有健檢收集的問卷、各種抽血及身體檢查,更有完整各種生活健康習慣的資料,以及五十萬人的運動量、時間及強度;結果發現,規律運動可降低慢性病致癌機率達四成,這項運動資料,是承續五年前在英國刺針胳(Lancet)發表的每天運動十五分可多活三年,也可減少多種癌症及慢性病的延續。

預防癌症策略應列入慢性病防治

世界衛生組織「2014年慢性病(NCD)報告」及聯合國各國領袖高峰會決議,各國要以減少慢性病為各國醫療衛生首要任務,要求到2025年要減少25%,台灣也正努力中,因為慢性病佔各國總死亡人數最大宗,達六、七成,研究中說的慢性病為: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腎病(CKD)、肺部疾病與痛風性關節炎,而生活中的危險因子為:吸菸、不運動、蔬果攝取不足、飲酒和肥胖。研究人員認為,此項研究為防癌提供另類方法及嶄新的視野與思維。今後,預防癌症策略裡應列入慢性病防治,如何增加『以減少慢性病來降低癌症發生率』將成為制定公衛政策新的挑戰課題。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673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不少媽媽整天忙著做菜、奔波,張羅家中大小事,常忽略生活中許多潛藏因子會誘發白內障。眼科醫師林宏洲表示,在媽媽生活當中,像戶外陽光紫外線、煮菜時瓦斯爐冒出的火光等,都可能傷害眼睛,增加白內障風險,因此建議媽媽出門時最好戴茶色太陽眼鏡,也要避免注視火光。 依據不同需求 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貝斯特氏症目前無藥可治,全台約有千名患者受苦;國內研究發現,利用「誘導多能性幹細胞(iPSC)」技術,能夠改善眼睛藥物遞送系統,初步發現注射奈米級的薑黃素,可讓視網膜回春。 國內約有千名貝斯特氏症患者 台北榮民總醫院醫學研究部兼眼科部研究科主任邱士華指出,黃斑部病變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梅志銓報導) 位於台北的中心綜合醫院血液透析中心,近日通過「ACHSi澳洲國際醫療照護標準委員會認證」,透析病友、醫護人員聽到這消息,都非常感動。 中心綜合醫院護理長吳寒菁,以及協助申請認證團隊負責人馮冬萍皆表示,這項認證以「透析病人為中心」,在評比中,該血液透析中心有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癌友在進行化療時,常會有噁心嘔吐的副作用,雖然可以吃止吐劑來緩解,但是仍然會食慾不振,沒有胃口,以致體重會下降,甚至發生紅血球或是白血球降低,無法進行下一次的化療;其實,是有些飲食撇步能夠增加食慾,可以讓癌友輕鬆吃。 早晚喝一次四神湯 可提供熱量來源 長庚醫院營養師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