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貝斯特氏症無藥可治 「細胞回春」有望重見光明

貝斯特氏症無藥可治 「細胞回春」有望重見光明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貝斯特氏症目前無藥可治,全台約有千名患者受苦;國內研究發現,利用「誘導多能性幹細胞(iPSC)」技術,能夠改善眼睛藥物遞送系統,初步發現注射奈米級的薑黃素,可讓視網膜回春。

國內約有千名貝斯特氏症患者

台北榮民總醫院醫學研究部兼眼科部研究科主任邱士華指出,黃斑部病變可分為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及遺傳性病變,其中遺傳性黃斑部病變稱為「貝斯特氏症」,發生機率為2萬分之1,全台僅有1000名人患者,目前沒有任何藥物可以治療。

iPSC技術 成功分化視網膜細胞

邱士華主任表示,研究團隊利用動物實驗,從大鼠的乳牙細胞中,取得胚胎幹細胞,並種入受損的視網膜,發現視網膜神經重新生長,利用「誘導多能性幹細胞(iPSC)」技術,可成功分化成視網膜神經細胞或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

朝向精準醫療發展

邱士華主任說明,進一步利用iPSC技術可運用於遺傳性黃斑部病變患者藥物篩選,針對視網膜遺傳性疾病患者「建立病患個體之誘導多能性幹細胞」,經由研究發現,薑黃素對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具有抗氧化細胞保護功能,更可應用於未來做為開發新藥、小分子奈米藥物測試等精準醫療發展。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76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50多歲的林先生,有B肝病史,曾兩度罹患肝癌,所幸早期發現腫瘤僅1、2公分,手術治療已康復;4年多前,肝腫瘤又復發,且血管包圍肝腫瘤而無法手術。醫師建議透過「多針電燒術」,將肝腫瘤及血管完整燒灼清除,可有效避免再度復發。 血管包圍肝腫瘤難切除 收治個案的雙和醫院消化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女性得乳癌,就一定會失去乳房?那可不一定。新光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鄭翠芬表示,傳統治療早期乳癌,多半是先手術切除,再用藥治療。近年來,「術前治療」觀念越來越盛行。這種治療方式與傳統方式相反,可在手術前根據患者基因表現不同,量身打造用藥策略,之後才進行手術、切除腫瘤。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男人對小孩的教養態度,是小孩成長主要關鍵。英國一項研究發現,男人養育小孩時,如果樂在其中、很有自信,小孩到了9歲或11歲,就會比較開心,較不會出現行為問題。 父親角色 影響小孩行為發展 研究計畫主持人英國牛津大學查理斯‧歐旁多博士表示,在嬰幼兒時期,父親角色會深深影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流感疫情將於11月下旬開始升溫,幼童、老年人、孕婦、產後婦女,都是感染流感的高危險族群。醫師指出,6個月以下嬰兒無法接種流感疫苗,建議孕婦、產婦儘快接種疫苗,不僅保護自己、也守護寶寶健康。 孕婦、產婦抵抗力較差 疾管署今年擴大公費流感疫苗接種,10月開打至今已逾500...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