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婦癌一定要靠微創手術?! 醫:守住黃金線2公分 

婦癌一定要靠微創手術?! 醫:守住黃金線2公分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一位48歲單身未婚的林小姐,檢查發現她大量腹水,並有卵巢腫瘤,後續確診為第三期卵巢癌。國泰醫院婦產科黃家彥醫師分析,林小姐的病情不適合接受內視鏡微創手術,必須採用傳統剖腹手術。果然術後林小姐恢復情形良好,接著6次化學治療,目前定期門診追蹤中。

初期子宮內膜癌、卵巢癌 適合微創手術

另一位60歲陳女士,10年前停經,最近一兩個月開始出現停經後陰道出血,透過超音波檢查發現,子宮內膜厚度達1公分。後續進行子宮內膜切片病理報告呈現惡性,即所謂的子宮內膜癌。經由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檢查,判斷為第一期早期子宮內膜癌。黃醫師幫陳女士進行內視鏡微創手術,陳女士術後恢復良好,接受定期門診追蹤中。

「內視鏡微創手術」 優勢傷口小、恢復快

黃家彥醫師說,內視鏡微創手術是利用腹腔鏡或是達文西機器手臂系統進行手術。有別於傳統剖腹手術,內視鏡微創手術是利用3到4個,1公分以下小傷口進行手術。

內視鏡手術具有傷口小,出血量少,恢復快,住院天數短的優勢,而且手術視野會放大,手術醫師可以將病灶看得更清楚。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婦癌手術都適用「內視鏡微創手術」,必須經由專業的婦癌科醫師判斷。一般適合的情形為早期子宮內膜癌與早期卵巢癌。

晚期婦癌採微創手術 當心癌細胞擴散疑慮

晚期的子宮內膜癌、卵巢癌,因為有癌細胞藉由內視鏡手術,而有擴散疑慮。至於子宮頸癌部分,根據新英格蘭雜誌(NEJM)2018年11月一篇論文指出,微創內視鏡子宮頸癌手術跟傳統開腹手術相比,病患4.5年的存活率會降低10%(微創內視鏡子宮頸癌手86.0%,傳統開腹手術96.5%);黃家彥醫師認為,2公分以下的腫瘤,術前影像檢查未有淋巴轉移的子宮頸癌患者,才適合採微創內視鏡手術。

【延伸閱讀】

血友病預防性治療 維持凝血因子濃度更長效!

糖友控糖遠遠不夠 醫:血壓、膽固醇也要顧

把握6個月黃金治療期 乾癬性關節炎不再卡關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15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30歲的廖小姐經常上腹疼痛,懷孕期間更是疼痛加劇。就醫檢查出膽結石,因為擔心影響胎兒健康,所以未處理。直到坐月子期間,突然上腹劇痛延伸到背部,痛到身體無法打直。經急診腹部電腦斷層檢查,發現膽囊結石且膽囊壁明顯腫脹、總膽管末端也有結石。膽結石好發40歲以上、肥胖女性南投醫院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隨著三高人口持續增加、亞健康族群系統性醫療照護資源缺乏,傳統守株待兔式的四癌篩檢,已無法滿足國人自我健康管理需求。為強化衛教功能、整合各項衛教人力、空間與物力應用,提升民眾接受衛教及追蹤意願,臺南醫院以「FRIEND」模式,成立顛覆傳統的健康教育中心,提供一次到位的衛教...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報導)一名10歲男童坐在汽車前座,不幸遭遇車禍,發生撞擊的瞬間安全氣囊彈出,男童的雙眼遭受猛烈撞擊,左眼視力竟僅剩不到0.01。收治男童的羅東博愛醫院眼科醫師陳楹樺表示,男童經過藥物治療後,雖然視力漸漸恢復,但未來還需長期追蹤確認是否有青光眼、白內障甚至視網膜裂孔等後遺症發生...

閱讀詳情 »

對於養老院, 不少人或多或少 都有些負面 印象, 而日本愛知縣的一家養老中心, 卻被盛讚為「老人迪斯尼」!       這家養老院叫「蒲公英 介護中心」 (たんぽぽ介護センター), 位於愛知縣一宮市, 是全日本規模最大的養老院, 相對與業界平均30名老人的水準, 這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