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台灣經驗「三陰復陽」不具傳染力! 未來接觸者不用再關14天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外都出現有新冠肺炎患者「復陽」現象,在台灣,先前也有4名患者三採陰後出院卻又「復陽」,不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2)日表示,經追蹤其家人接觸者居家隔離14天後,發現這群三採陰復陽的患者其實不具有傳染力,因此專家小組會議認定,未來這類三採陰復陽的接觸者若無特殊狀況不須再隔離了。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召集人張上淳表示,國內防疫採取高規格,針對國內這4名的三採陰復陽患者,其家人接觸者8人,仍視為密切接觸者,依舊要求居家隔離14天,滿14天時亦均進行咽喉拭子或鼻咽拭子採檢,結果PCR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換句話說,張上淳說,這樣的個案在三採陰後出院,就算偶爾、萬一還是測出陽性,事實上,體內已沒有活病毒或病毒量低,幾乎沒有傳染力。

韓國也有相同的追蹤結果,擁有更多復陽個案的韓國,患者是二採陰後即可出院,但也有2百多人復陽,不過,多達790位的接觸者也沒有被傳染的狀況。

張上淳強調,據此來看,昨專家小組會議認定,三採陰後出院的患者大家應可安心,其實並不具有傳染力,如果接觸者沒有特殊狀況就不需要隔離,只須注意自身健康狀況,除非是復陽者的病毒量極高,「非常例外,才會做例外的處理」。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確診患者當中,在醫院留治的還有26人,他非常感謝醫療人員的努力,把這條線守得很好,而台灣社區過去也承受幾波壓力很大的衝擊,同樣多虧了社政、戶政以及衛政人員,加上居家檢疫和居家隔離者的配合,才讓社區越來越穩定,讓社區的這一條防線能夠守得住。

照片來源:指揮中心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擴大紓困錢不夠發! 陳時中:預算將增至45億「不讓地方不方便」

台灣防疫又有科技新招!最新聊天機器人 「中、英文問答攏ㄟ通」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燒傷發生後,難免會留下疤痕,尤其是二度以上燒傷,因傷及皮膚真皮層,不僅需要尋求醫療協助,術後傷口照料也不可馬虎,才能加速傷口癒合,減少疤痕形成。  燒傷後除疤是一條漫長的過程,若能從傷口形成初期,把握傷後6個月的黃金恢復期,積極配合醫師或復健師指示,運用不同方式處理傷口或進行復健,不僅能降低疤痕出現...

閱讀詳情 »

糖尿病治療的藥物這麼多元,健爺爺可以怎麼選,才是最好的治療組合呢?  台灣糖尿病的人口眾多,且年齡層逐漸下降。一般而言,糖尿病是因為自體胰島素分泌不足或功能發生異常,導致飲食後血液中的葡萄糖無法被身體各部位細胞正常代謝利用,以至於血糖升高,甚至部分葡萄醣會由尿液排出,也就是所謂的「糖尿病」。 治療糖...

閱讀詳情 »

淋巴癌雖然是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的第九名,但若能早期發現,治癒率可達7成。今天Mary要來跟大家分享淋巴癌的身體警訊!  淋巴癌的症狀可歸納成4點「燒、腫、汗、瘦」,隨時留心身體警訊,可望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1. 燒:突然出現不明原因的發燒,反覆燒到38、39度。 2. 腫:淋巴結腫大,但附近卻沒有明...

閱讀詳情 »

胃潰瘍、萎縮性胃炎、胃息肉等某些慢性胃病目前已被公認為癌前期病變。這就提醒有胃病家族史、又反覆出現胃痛症狀的人,一定要提高警惕。避免悲劇再次發生:   五個信號預警「胃癌」 1、上腹部疼痛 此為胃癌最常見的症狀。開始為間歇性的隱隱作痛,常常診斷為胃炎或潰瘍病等。 2、上腹部不適 多為飽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