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台灣醫療科技新突破!北醫研發AI取代醫師肉眼 3分鐘速揪肺癌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醫療科技又有新突破!台北醫學大學研究團隊今(26)日發表研究成果,利用北醫附醫、萬芳醫院及雙和醫院等3家附屬醫院近20年來的肺部腫瘤組織的病理玻片,建立出龐大的數位影像資料庫,開發出領先全球、不用人工標註即可輕易區分肺腫瘤病理切片是良性或惡性的全玻片病理影像辨識系統,準確率高達95%以上。

台北醫學大學是獲科技部補助進行「巨量影像資料庫建置與應用」計畫,這項研究結果也在今年2月19日已刊登在全球知名醫學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研究團隊指出,該系統是把X光、核磁共振或電腦斷層等檢查後,經醫師穿刺或開刀取出的肺部腫瘤組織所製成的逾9千張病理玻片,全部掃描成數位影像檔,由多位病理專科醫師一張張標註出病灶及非病灶區域,再交由AI不斷學習修正後,目前診斷準確率高達95%左右,更重要的是,判讀時間大幅縮短3分之2,為病患爭取寶貴的治療時間。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院副院長陳志榮表示,傳統的肺部腫瘤確切診斷模式是將醫師經由穿刺或開刀取下的疑似腫瘤組織,送到病理檢驗部門,製成病理玻片,病理科醫師再透過顯微鏡一張張判讀,費時又費力,還可能會因醫師的經驗值不同而有不同結果。

另一方面,醫師判讀時還必須先標註出可疑區塊再不斷標註診斷直至確認,但陳志榮說,北醫大與雲相科技研發的這套AI辨識系統,可以直接透過全玻片,且不需人工標註,就能自動判讀肺癌與腫瘤細胞亞型。

陳志榮表示,研究團隊開發的這套「肺部腫瘤全玻片病理影像辨識系統」,是透過病理切片數位影像,讓AI比照病理科醫師直接在顯微鏡底下觀看病理切片的模式自我學習,可改善影像重疊導致的失真,判讀精準度更高。不像國外研發的類似辨識系統,仍必須由病理醫師先行標註,再提供AI學習,受限於專業病理醫師人力資源,也容易因為圖檔的重疊而失去準度,影響最終判讀結果。

陳志榮比喻,透過AI先辨識判讀患者的病理切片,就像先幫醫師進行重點摘要整理,因為AI已先找出病灶並區分腫瘤的屬性,病理科醫師只要針對有問題的區域進一步判讀,就能確認診斷,減少人為判斷錯誤的機率,更大幅縮短時間,以每位病患8到15張病理切片計算,傳統僅由病理科醫師執行的判讀時間約10到15分鐘,利用這套系統只需3到5分鐘即可完成。

照片來源:台北醫學大學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吃完元宵該甩「過年肥」了! 跟著中醫按對3穴道助代謝、消水腫

肩頸痠痛、手麻無力… 低頭族當心麻煩大了!頸椎間盤突出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 編譯 現代人經濟條件改善,常會在生活上選擇更好的產品,包含所謂「營養健康」的食物,但這裡要特別提醒大家千萬不要被食品製造商給牽著鼻子走,被這些食品包裝上的標籤聲明給誤導了,因為實際內容並不總是像聽起來的那樣好。 食品製造商知道大家在超市選購的時間很有限,所以他們希望能夠「快...

閱讀詳情 »

撰文/林玫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突如其來的喘不過氣、胸悶、胸痛,總是讓人特別緊張,擔心如果無法改善,將會引發更重大的疾病。但,隨著年紀越來越大,這類的症狀似乎也不算少見,當有上述狀況發生時,應該要如何處理?又該如何緩解喘氣的現象呢?   習慣與疾病影響 恩主公醫院胸腔內科...

閱讀詳情 »

每天久站讓小腿又痠又漲,許多人會選擇穿著「彈性襪」來改善不適,但如何穿、如何選才能穿的健康呢?新光醫院家醫科胡念之醫師表示,市售彈性化的選擇非常多元,範圍涵括一般襪子到醫療器材,售價可能從數十元至數千元不等;若想改善靜脈曲張問題者,建議先諮詢醫師診斷評估再選購合適的醫材,以期能達較好的改善效果。  ...

閱讀詳情 »

出國旅遊、大啖異國料理,是人生一大享受,但在大吃美食之際,可千萬別吃出毛病來。明(3/8)晚間9點中天綜合台36頻道《金牌大健諜》播出主題「美食vs.陷阱!異國美食裡的健康密碼」,邀請余皓然、蔣偉文、陳安儀與主持人曾國城、情報員韋汝,以及醫師團蕭敦仁、林瑞祥、徐永康、洛桑加參、陳木榮、營養師謝宜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