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台灣近十萬人在洗腎 一個步驟不同!染疫住院風險竟高4倍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洗腎人口逼近十萬人口大關,全球洗腎盛行率第一,但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洗腎方式卻也是可能左右洗腎病人會不會染疫的關鍵!原來美國最新腎病年報統計發現,血液透析病患因為感染新冠而住院的風險,是腹膜透析的3到4倍,而洗腎病人不僅容易感染新冠,且死亡率較高,林口長庚醫院加護腎臟科主任張智翔就提醒,洗腎方式其實不必「從一而終」,在疫情嚴重情況之下,合適的病人可以轉換方式,降低風險。

根據2020台灣腎病年報統計,國人透析盛行數從2014年7萬5350人,2018年增加至8萬4615人。另外一方面,最新2021年數字更突破9萬4000人。

台灣疫情守得非常好,但張智翔說,在今年5月本土疫情突然大爆發時,在基隆、板橋等地的洗腎中心就分別發生群聚事件,正好印證了國外發生的事也在台灣發現。

為什麼血液透析感染Covid-19的風險比較高?關鍵其實有三,在於場所、時間跟接觸人數,張智翔指出,因為血液透析必須一周跑三次醫療院所、每次進行4小時,但從抵達到離開醫療院所整個過程至少6到8小時,加上過程接觸到的醫護人員、其他病人甚至是接送司機,人數眾多,自然就大大增加了感染的風險。

等不到腎臟移植,目前國內慢性腎臟病人多依賴洗腎維生,而血液透析跟腹膜透析兩種不同洗腎方式,效果、存活率其實不相上下,較大差別在於前者必須到醫療院所進行,後者則可以在家中或任何乾淨適合換液的場所自行操作。

張智翔形容洗腎不是結婚,不必從一而終,事實上血液透析跟腹膜透析兩種不同洗腎方式是可以互換,甚至互補,在臨床經驗上,就有不少血液透析病人因為手臂血管的問題,轉換腹膜透析;亦有腹膜透析病人轉為血液透析,全看當下狀況可以彈性調整。而在疫情籠罩之下,選擇腹膜透析是能降低傳染風險的選項。

張智翔強調,台灣之所以成為洗腎王國,老化、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人口增加,加上部分國人有不當用藥習慣,都加速了糖尿病、高血壓所引發的腎病變,因此,除了遠離危險因子之外,一旦出現有泡泡尿、水腫、高血壓、貧血、疲倦等「泡、水、高、貧、倦」,骨頭痠痛、皮膚癢、性功能減退等症狀,皆有可能是腎功能明顯惡化的徵兆,務必要及早就醫檢查。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2手菸沒嚴重到會罹癌? 腦袋存有這3迷思恐害你存活率不到7%

冬天生比較衰?11-2月出生嬰髖關節脫臼高2倍 長庚研究找到原因了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圖說:過去薑常被當作是舒緩手腳冰冷的聖品。(翻攝自japancontents2.net)欣傳媒 編譯高宜汝/綜合報導大年初五剛上班,卻發現變胖的身材讓你提不起勁嗎?快試試日本最夯的「薑燒洋蔥湯」讓自己快速燃燒多餘脂肪。自古以來,薑就是維持健康的重要食材。過去日本人大多把薑當作舒緩女性手腳冰冷的必備聖...

閱讀詳情 »

一種取自紅血球膜中的奈米粒子,可以有效抓住細菌毒素,並讓身體的免疫系統有時間認識並殺死他們,包括對許多抗生素都免疫的「超級金黃色葡萄球菌」(上圖黃色)。這種奈米粒子有機會成為一種「類毒素疫苗」,讓全球抗生素濫用帶來的禍害,有挽救的機會。這項研究刊登在「自然奈米科技」(Nature Nanotech...

閱讀詳情 »

童山濯濯是許多男士的夢魘,看著頭上的毛髮越來越稀疏,毛囊逐漸萎縮,好像不管塗什麼藥方,都無法讓頭髮長出,這時已束手無策的你,會不會突發奇想,毛髮原是長在皮膚上,那如果能用自己身上的皮膚治療禿頭不就好了? 如今,用皮膚治療禿頭已不再是夢,賓州大學完成全球首例將皮膚轉化成毛囊幹細胞,並移植到小鼠上,最...

閱讀詳情 »

圖說:一旦有便祕的情況,你要仔細觀察自己的糞便,如果發現糞便中帶有血絲,請務必去醫院做檢查。(記者陳德偉攝)欣傳媒 森天豐 著 謝晴 譯依照腸的狀態,便祕可分為三種。只要能了解起因,就能得知便祕的解決方法當便祕慢性化,就會引發各種不同的症狀。你是屬於哪種類型的便祕,來做一下自我檢測吧。●下列的項目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