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2手菸沒嚴重到會罹癌? 腦袋存有這3迷思恐害你存活率不到7%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人真的該怕肺癌!因為儘管肺癌發生率在大腸癌之後,排名第二,但就整體癌症死亡率而言,肺癌卻是高居第一位,但你真的夠了解肺癌嗎?國內健檢門診就整理出台灣民眾對於肺癌最常見的3大迷思,不少人往往陷入這些迷思卻不自知,等到意識到自己可能已罹患肺癌再就醫檢查時,往往為時已晚,錯過黃金救治機會。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主任醫師蔡聰聰指出,第一個迷思就是「抽菸才會得肺癌,只是2手菸沒有嚴重到會得肺癌吧?」,其實世界衛生組織(WHO)已指出「吸菸」是影響肺癌最大的危險因子,約占70到80%。也有研究證實二手菸亦會增加肺癌的風險,長期暴露於二手菸的環境中得到肺癌的機會亦比一般民眾高出20到30%。

值得注意的是,蔡聰聰說,近年來更發現三手菸對於人體的傷害也不容忽視,而所謂的「三手菸」(third-hand smoke)是指菸熄滅後在環境中殘留的汙染物。

第二個迷思則是「肺癌好像都是男性罹患較多,我是女生沒有抽菸、也不下廚,應該就不會得到肺癌?」。錯了!因為根據國健署歷年癌症死亡統計,台灣超過半數的肺癌病患並不吸菸,更有超過9成的肺腺癌女性病患沒有抽菸。

蔡聰聰提醒,第三個迷思為「肺部篩檢做胸腔X光攝影就夠了?」,透過胸部X光攝影可觀看肺部是否有明顯異常,如肺炎、肺結核、肺癌、肺氣腫、肺積水、氣胸等各種肺部病變;但由於肺癌早期不易察覺,僅靠胸部X光檢查是無法揪出微小病灶,難以偵測到1公分以下的肺部病變,也會因病灶生長位置在心臟後方、橫膈部位、或與肋骨陰影重疊處造成偵測盲點,「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是目前國際認證對肺癌早期檢查最靈敏的工具,可以偵測小至0.3公分的肺部病變,有助早期發現診斷並追蹤治療。

蔡聰聰強調,民眾不論是否有抽菸習慣都必須做好對肺癌的防治,而不抽菸對於肺部健康是絕對必要。肺癌的好發年齡為45到75歲,建議一般民眾在45歲開始就可在健康檢查項目加入肺部篩檢;若有肺癌家族史的民眾,更建議可依照家族發生平均年齡再提早10年,為自己安排肺部檢查。

早期發現肺癌,存活率就能提高!醫師強調,若以肺癌種類中占最大比例的非小細胞癌五年存活率來看,第一期為84.3%、第二期則是大幅度下降至43.8%、第三期及第四期僅剩6.9%。目前也有研究指出,若肺癌在1公分左右就被發現且接受手術切除,其治癒率可高達85到90%。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冬天生比較衰?11-2月出生嬰髖關節脫臼高2倍 長庚研究找到原因了

桃機設前進指揮所了!王必勝四度前線救火 陳時中交代兩大任務曝光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國內新增3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8例本土及3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中新增4例死亡。桃園市長鄭文燦今天下午在防疫會議會後記者會表示,今天新增2名確診個案,1例感染源調查中,足跡較多在台北市,也有部分足跡在桃園市。桃園市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下午舉行防疫會議會後記...

閱讀詳情 »

屏東Delta發生變異株群聚感染案,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表示,確診個案維持17例,確診接觸者、枋寮醫院病患及家屬採檢均為陰性,「目前看起來這案子應該是控制住了」。縣長潘孟安今也表示,屏東無新增確診,該群聚案匡列667人送集中檢疫所,也已全部解隔離。他強調,疫情獲得控制,縣府會持續監控,也謝謝隔...

閱讀詳情 »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台積電洽購輝瑞BNT疫苗的進度引發外界關注,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被問及,未來到貨後是否會讓12歲以下青少年施打?他回應,距離BNT到貨還有一段時間,現在相關的疫苗實驗都在進行中,「若屆時真的只有BNT可針對12-18歲的青少年施打,一定會保留給學生接種」。另外,今網路盛傳...

閱讀詳情 »

國內疫情確診數趨緩,但有專家指出要清零恐怕有困難。對此,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1)日表示,要完全清零不是不可能,但他坦言有社區群聚、社區傳播後隱藏的無症狀傳染者可能會存在。對於專家認為台灣要清零恐怕有困難,陳時中表示,每個人見解都不見得一樣。他坦言,基本上開始有社區群聚、社區傳播之後,「以C...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