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2手菸沒嚴重到會罹癌? 腦袋存有這3迷思恐害你存活率不到7%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人真的該怕肺癌!因為儘管肺癌發生率在大腸癌之後,排名第二,但就整體癌症死亡率而言,肺癌卻是高居第一位,但你真的夠了解肺癌嗎?國內健檢門診就整理出台灣民眾對於肺癌最常見的3大迷思,不少人往往陷入這些迷思卻不自知,等到意識到自己可能已罹患肺癌再就醫檢查時,往往為時已晚,錯過黃金救治機會。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主任醫師蔡聰聰指出,第一個迷思就是「抽菸才會得肺癌,只是2手菸沒有嚴重到會得肺癌吧?」,其實世界衛生組織(WHO)已指出「吸菸」是影響肺癌最大的危險因子,約占70到80%。也有研究證實二手菸亦會增加肺癌的風險,長期暴露於二手菸的環境中得到肺癌的機會亦比一般民眾高出20到30%。

值得注意的是,蔡聰聰說,近年來更發現三手菸對於人體的傷害也不容忽視,而所謂的「三手菸」(third-hand smoke)是指菸熄滅後在環境中殘留的汙染物。

第二個迷思則是「肺癌好像都是男性罹患較多,我是女生沒有抽菸、也不下廚,應該就不會得到肺癌?」。錯了!因為根據國健署歷年癌症死亡統計,台灣超過半數的肺癌病患並不吸菸,更有超過9成的肺腺癌女性病患沒有抽菸。

蔡聰聰提醒,第三個迷思為「肺部篩檢做胸腔X光攝影就夠了?」,透過胸部X光攝影可觀看肺部是否有明顯異常,如肺炎、肺結核、肺癌、肺氣腫、肺積水、氣胸等各種肺部病變;但由於肺癌早期不易察覺,僅靠胸部X光檢查是無法揪出微小病灶,難以偵測到1公分以下的肺部病變,也會因病灶生長位置在心臟後方、橫膈部位、或與肋骨陰影重疊處造成偵測盲點,「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是目前國際認證對肺癌早期檢查最靈敏的工具,可以偵測小至0.3公分的肺部病變,有助早期發現診斷並追蹤治療。

蔡聰聰強調,民眾不論是否有抽菸習慣都必須做好對肺癌的防治,而不抽菸對於肺部健康是絕對必要。肺癌的好發年齡為45到75歲,建議一般民眾在45歲開始就可在健康檢查項目加入肺部篩檢;若有肺癌家族史的民眾,更建議可依照家族發生平均年齡再提早10年,為自己安排肺部檢查。

早期發現肺癌,存活率就能提高!醫師強調,若以肺癌種類中占最大比例的非小細胞癌五年存活率來看,第一期為84.3%、第二期則是大幅度下降至43.8%、第三期及第四期僅剩6.9%。目前也有研究指出,若肺癌在1公分左右就被發現且接受手術切除,其治癒率可高達85到90%。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冬天生比較衰?11-2月出生嬰髖關節脫臼高2倍 長庚研究找到原因了

桃機設前進指揮所了!王必勝四度前線救火 陳時中交代兩大任務曝光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現代人的飲食與作息,很難避開四高(血壓、血糖、血脂、尿酸)的風險,連吃素都可能因為攝取過量的鹽(鈉),造成高血壓,今天Mary就要來跟大家介紹高血壓的危險族群~     酒精與香菸中的尼古丁會造成血壓上升與心跳加速,增加罹患高血壓的機率。   不常運動,體...

閱讀詳情 »

自遠方眺望新社部落,能看見聳立於部落後方、頗有標竿之風的山頭,新社人稱它為「LALABAN」─意指最高的山,過去引領著早年出海捕魚的新社人們回航,現在則是引領著新社人前進的精神象徵。新社部落是目前保存最多噶瑪蘭語言與文化的部落,靜佇在部落主要道路一旁的香蕉絲工坊便是承繼噶瑪蘭重要香蕉絲編織文化的重要...

閱讀詳情 »

青少年殺手,血癌 血癌是淋巴系統病變的總稱,不僅好發在青少年、成年人也是常見的癌症之一,不幸卻又是幸運的是,血癌相對於其他癌症中,某部分的血癌類型具有相當高比例治癒的機會。 淋巴系統由白血球組成。它分佈在淋巴結,脾臟,扁桃腺及骨髓。淋巴系統的主要功能是對抗細菌和病毒。淋巴癌有兩種型態:非何傑金氏淋...

閱讀詳情 »

台灣大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針對聲帶麻痹或聲帶萎縮的病患,引進玻尿酸注射治療技術,排除全身麻醉及開刀風險,且無須住院,僅於聲帶注射後禁聲休養三天,大幅提升治療舒適度。台灣大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醫師黃俊豪,不少人都有過聲音沙啞的經驗,常見的病因包括聲帶炎、聲帶長繭、聲帶麻痹、聲帶萎縮等,一般治療方法多以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