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向禿頭說再見?幹細胞長出毛囊 | 健康達人網

向禿頭說再見?幹細胞長出毛囊 健康達人網

童山濯濯是許多男士的夢魘,看著頭上的毛髮越來越稀疏,毛囊逐漸萎縮,好像不管塗什麼藥方,都無法讓頭髮長出,這時已束手無策的你,會不會突發奇想,毛髮原是長在皮膚上,那如果能用自己身上的皮膚治療禿頭不就好了?

如今,用皮膚治療禿頭已不再是夢,賓州大學完成全球首例將皮膚轉化成毛囊幹細胞,並移植到小鼠上,最終長成類似人類皮膚與毛囊細胞,這個研究成果將造福為禿頭困擾已久的男士,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具體來說,研究團隊使用真皮纖維母細胞,加入三個基因,轉化成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 細胞),iPS 細胞具有轉化成其他細胞的能力,在研究中,這些 iPS 細胞被轉化成上皮幹細胞,這種幹細胞通常出現在毛囊的燈泡狀末端,能形成結締組織、肌肉與神經組織。

接著研究人員將這些上皮幹細胞與老鼠的皮膚細胞混合,並移植到免疫缺陷的小鼠身上,結果這些細胞長成類似人類皮膚表層細胞與毛囊細胞。研究指出,這是史上首次在人體或動物身上,將 iPS 細胞轉化成上皮幹細胞。

研究團隊領導人徐博士(Dr Xiaowei Xu)表示:「當一個人失去頭髮,他同時失去兩種類型的細胞,而我們已經解決一個問題──毛囊上皮部分,未來我們需要找其他方法,生成另一種毛囊乳突細胞(Dermal Papilla Cells),到目前為止還未有人找到解決方法。」雖然離距離禿頭仍有段路要走,但這種上皮幹細胞卻潛力無窮,能幫助傷口癒合,並用在化妝品產業上。

(封面圖片來源:aye_shamus via photopin cc

 

 


延伸閱讀

 

【本文出自健康達人網;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健康達人網;歡迎加入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worldno1。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美國捐贈台灣250萬劑莫德納疫苗後,各地陸續開放施打。台中市衛生局長曾梓展今天表示,台中市規劃明天起,預計在一週內時間,將轄內剩餘莫德納疫苗,開放第一類至第八類對象已與合約醫療院所完成預約,以及孕婦與第一類至第三類,已完成第一劑且間隔28天後可接種第二劑,直到「疫苗用罄為止」。台中市截至7月16日止...

閱讀詳情 »

國內今天新增12例COVID-19本土病例,對於全台有近7萬莫德納疫苗即將過期,台南市衛生局長許以霖表示,台南市快過期的2000多劑疫苗已預約完畢,沒有多到可以回收的劑量;台南市長黃偉哲也說,中央若要回收疫苗,可多撥一點給台南。指揮中心統計,截至7月23日晚間11時為止,台南市有2898劑疫苗即將到...

閱讀詳情 »

台灣持續大規模接種疫苗,人口涵蓋率提前達標至25%。對於外界引頸關注能否混打,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宣布,經過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的專家經過相當多的辯論、討論,「認同可以混打」。他說明,會考慮先從第一至第三類族群間隔10至12週,首劑施打AZ者,第二劑可打mRNA技術的疫...

閱讀詳情 »

目前全球的COVID-19疫苗僅BNT可用於施打在12-18歲身上,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先前允諾,若台積電、鴻海/永齡基金會、慈濟簽約採購的BNT到貨後,會讓青少年優先施打。今有媒體提及,歐盟藥品管理局(EMA)23日建議批准,為12到17歲的青少年施打莫德納,台灣是否將跟進,讓年輕族群多一種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