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台灣防疫政策應「共存而非清零」!支持全面施打 醫學院教授:「包括小學生」

國內本土病例暴增,民眾每天看著確診數字膽戰心驚,政府態度是否該從清零走向開放?TVBS特別在此關鍵時刻舉辦《從清零到共存-專家防疫論壇》,特別邀請台美世界級公衛專家開講,從專業角度提供建言。

台灣防疫政策應「共存而非清零」!支持全面施打 醫學院教授:「包括小學生」

▲ TVBS邀請台美四位公衛專家連線對談,針對防疫政策從「清零」走向「共存」的台灣,給予專業建言。(圖:TVBS

 

此次邀請到的四位專家同聲建議台灣防疫政策應「共存而非清零」,地方首長如台北市長柯文哲、桃園市長鄭文燦等第一線首長更紛紛喊話中央是時候說清楚防疫戰略,否則不只壓垮醫療量能,防疫旅館數量與居家照護服務等措施該如何隨之應變,也都成為迫在眉睫的課題。

 

疫苗覆概率、群體免疫 公衛專家給「共存」建言

在美國新冠防疫政策訂定上具有高度影響力的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公衛學院院長呂淳祺跨海連線參與論壇,他肯定台灣清零政策下的成果,但也認為新冠病毒未來幾年會繼續傳播,像季節性感冒、流感一樣反覆流行,因此共存是必然的策略,然而台灣目前75歲以上長者未接種疫苗的人數仍達四到五成令他感到憂心。

台灣防疫政策應「共存而非清零」!支持全面施打 醫學院教授:「包括小學生」

▲ 在美國新冠防疫政策訂定上有相當影響力的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公衛學院院長呂淳祺,跨海連線參與論壇,呼籲政府衝刺疫苗覆蓋率。(圖:TVBS

 

呂淳祺提出共存四要點,第一要做到「100%疫苗接種」減少重症,同時「建立分級醫療系統」,降低醫療機構負擔;更要「善用科技防疫」,也就是擴大篩檢,並「善用科技開放國境旅行」。

針對疫苗覆蓋率,史丹佛大學醫學院教授、防疫醫療政策中心主任王智弘加碼提出「不只長者,還有青少年,甚至是小學生都應該接種」。他表示美國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經開放5歲至11歲的學生施打疫苗,台灣政府也該思考跟進;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持同樣觀點,甚至呼籲中央「不應該再看確診數字,就連該不該每天做疫情說明會也都要再考量」。詹長權說,政府此刻應該把重心放在與地方政府好好溝通,讓地方知道接下來中央會如何開放社會、開放邊境,並且花時間規劃如何大規模的打疫苗,把群體免疫建構得更好。

台灣防疫政策應「共存而非清零」!支持全面施打 醫學院教授:「包括小學生」

▲ 史丹佛大學醫學院教授王智弘以美國為例,建議政府開放小學生施打疫苗。(圖:TVBS

 

從事病毒研究的流行疾病學專家、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何美鄉則拋出不同意見,她提醒疫苗效果已不斷被證實會遞減,回復正常生活才是最終目的,然而台灣確診數一直不夠高,反而無法達成群體免疫。因此政府現階段應該回頭思考如何控制醫療量能,不需要再過分在意確診數,尤其已接種疫苗的人感染 Omicron後抗體效價反而飆高,反而有助於抵抗新冠其他變異株,達到群體免疫,最終回歸正常生活。

台灣防疫政策應「共存而非清零」!支持全面施打 醫學院教授:「包括小學生」

▲ 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何美鄉於防疫論壇中提出不同觀點,指出台灣確診數一直不夠高,反而無法達成群體免疫。(圖:TVBS

 

地方首長憂醫療量能  發難「沒講清楚很難做」

地方政府面對確診數激增也希望中央講清楚說明白後續政策方向,台北市長柯文哲直言:「你到底允許每天新增多少確診數?到底要準備多少防疫專責旅館房間數?一直都沒有講清楚。」桃園市長鄭文燦更喊話中央,如果未來確診者數一天超過一千人、兩千人以上,在家居隔照顧就變成是很重要的課題,要如何協助服務等等,這部分中央應該盡快給出策略。台中市長盧秀燕也認為,疫情變化快速,確診個案的情況也都不相同,現在不應該再用相同的辦法來處理。

台灣防疫政策應「共存而非清零」!支持全面施打 醫學院教授:「包括小學生」

▲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呼籲政府要跟民眾清楚溝通要如何進行社會及邊境的解封措施。(圖:TVBS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預估,4月底本土確診數每日恐將破千人,王智弘分享美國實行線上問診已有一段時間,「病人都很習慣這樣的看病方式,還開玩笑的說這樣『不用擔心醫生遲到』,也不會有感染的風險。」

關於四位專家完整建言,《從清零到共存-專家防疫論壇》完整內容於TVBS家族YouTube頻道上架:TVBS NEWS、TVBS 選新聞、TVBS國際+、少康戰情室、新聞大白話、健康2.0

相關推薦

單元介紹有時候,運動起來總是會有一些狀況,到底該怎麼吃才能改善?讓我們先從最常見的痠痛、抽筋、還有胃食道逆流來了解吧!只有熱量數字不知道怎麼吃?那就來看看怎麼換成營養素跟食物吧!這集介紹了六大種類的食物,還有怎麼計算,FB社團中也有小工具,讓大家知道「一份」到底是多少喔! 社團連結:https:/...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口罩實名制將開啟3.0版本,手機與網路同時就能預購付款外,也可以在超商訂購繳費,希望能持續減低藥房排隊人潮。另外,敦睦艦隊引發社區群聚風險大增,新北市開啟封城演習兵推外,宜蘭縣也發布封城標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強調,相關演練都是預先準備,相關政策都會滾動式調整。 口...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在台灣,每十個人就有九個有牙周病問題,從刷牙流血、牙齦腫痛到牙齒脫落不等,還伴隨著口氣不好聞,尤其缺牙造成的後果更是嚴重,牙醫師就警告,缺牙不僅影響美觀,更會縮短牙齒壽命,只要發現有口臭問題、刷牙流血、牙齦悶脹腫痛等現象,都可能是牙周病的初期警訊,不能輕忽。 國健署...

閱讀詳情 »

神經性耳鳴如同腦中風 宜掌握治療黃金期 耳鳴介紹:    根據美國統計資料指出耳鳴影響約15%的人口,且與焦慮、噪音等因素有關。它不被定義為疾病,它其實是大腦聽覺系統產生的一種症狀。許多疾(包括老化)都有可能造成這種症狀。凡是沒有「音源」而耳朵卻「聽」到了聲音,就是我們所稱的「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