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台灣青少年100%鈣不足!灌「鈣」料理報你哉

台灣青少年100 鈣不足!灌「鈣」料理報你哉台灣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統計,13-18歲國中及高中生的鈣攝取近100%未達建議量。為何比例會如此高?這和青少年愛挑食,普遍不愛喝牛奶、喜歡喝飲料、且不吃綠色蔬菜有關;國健署除了呼籲民眾多曬太陽、適量運動以及喝白開水,降低未來罹患骨質疏鬆症的機會,還依照不同年齡族群,設計3套活力灌『鈣』營養料理。

13到18歲是最關鍵的骨本儲存黃金期。邱淑媞說,國健署已經加強校園宣傳,希望福利社能夠少賣含糖飲料、零食,多賣鮮奶;孩子美日可以喝1.5至2杯低脂乳品,奶類除了提供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B1、B12及鋅等營養素之外,更是豐富鈣質的來源,每杯(240毫升)低脂乳品約含240毫克的鈣質,可提供青少年及成人一日約1/4的鈣建議攝取量。

不過,有部分年輕人不喜歡喝牛奶,該怎麼辦?其實補充鈣質不是只能從牛奶中攝取,還有許多高鈣食物能夠取代之。根據台灣國健署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分析,以每100公克食物的含鈣量,每一項類別的第一名是,穀物類的「麥片」468毫克;乳品類的「脫脂奶粉」1406毫克;蛋類的「雞蛋」43毫克;魚貝類的加工櫻花蝦2859毫克;肉類的「猪肩胛排」41毫克;豆類的「小方豆干」685毫克;堅果及種子類的「黑芝麻」1757毫克;蔬菜類的「香樁」514毫克;藻類的「髮菜」1187毫克;水果中的「黑棗」67毫克。相較之下,加工櫻花蝦堪稱是所有食物中的「鈣王」。

除了從食物中獲取鈣質,邱淑媞提醒,要多曬太陽,從事適量的負重運動,像是健行、慢跑、散步、爬樓梯等,也能夠增進骨質;並且避免過度攝取咖啡、茶及可樂;多喝白開水,避免鈣質流失。她強調,骨質疏鬆早期並無明顯症狀,常被忽略,因此要趁早補鈣維護骨本。

 


高鈣料理這樣做


此外,台灣國健署也特別針對不同族群設計3套「活力灌『鈣』營養料理」,每套料理皆可提供該族群一日一半以上的鈣建議攝取量。除了一般成年人之外,也能讓鈣營養需求高的發育中青少年、以及無法從乳製品或魚貝類獲取豐富鈣質的全素者,也能夠輕鬆補鈣:

一、成人(19歲以上) :在糙米飯中拌入富含鈣質的芥藍菜、蝦米及魩仔魚,裹以紫菜做成手卷,並搭配涼拌秋葵、小魚干佐綠豆芽的輕食組合,鈣質約590毫克、熱量約640大卡,不僅高鈣又清爽少負擔。

二、青少年(13-18歲):以鈣質豐富的牛奶佐入排骨高湯,搭配文蛤、牡蠣、蝦仁、小白菜及豆腐等食材的牛奶海鮮鍋豪華組合,鈣質約630毫克、熱量約750大卡,讓青少年朋友健康成長。

三、全素者(不吃乳品類) :紅莧菜、芹菜炒豆干、涼拌豆干絲、黑芝麻糙米飯、髮菜豆腐湯等搭配而成的中式料理組合,鈣質約590毫克、熱量約640大卡,美味又能灌『鈣』。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長期腹瀉找不到原因?明明沒有內出血,卻罹患缺鐵性貧血?若是平時愛吃麵包、麵條等小麥製品,或是常吃大麥、燕麥等麥類,又出現這些情況,可能要留意麩質過敏的可能性。   大林慈濟醫院過敏科醫師吳政翰指出,麩質過敏的原因是人體腸道對麥類之中的麩質產生免疫反應,病人除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76歲的李先生,有糖尿病、攝護腺肥大病史,上個月底突然高燒,膝蓋還伴隨紅腫熱痛,以為是痛風就醫;不料,檢查發現竟是敗血性關節炎,所幸及時住院接受抗生素治療,否則恐永久殘廢,甚至死亡。 敗血性關節炎嚴重致命 收治個案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蔡明翰指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台灣人口老化問題嚴重,身心健康都成為社會隱憂。根據統計,全台60歲以上人口已達445萬人次,世界衛生組織更指出,憂鬱症在2030年時將成為疾病負擔的第一位,其中老年人罹患憂鬱症的比例約有7%,推估台灣將會有31萬的老年人罹患憂鬱症。 老年人罹患憂鬱症比例高 對此,董氏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6歲的楊小弟,一次臉色發白、心跳飆到200次,就醫診斷有心律不整的問題,但吃藥仍頻頻發作,若接受電燒手術,又必須冒著終生依賴心律調節器維生的風險;所幸,台大醫院利用冷凍消融術,凍壞心臟亂入的傳導系統,不但避免併發症,也不用再吃藥了。 心室頻脈心臟亂跳 收治個案的台大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