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關節疼痛以為痛風 竟是敗血性關節炎

關節疼痛以為痛風 竟是敗血性關節炎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76歲的李先生,有糖尿病、攝護腺肥大病史,上個月底突然高燒,膝蓋還伴隨紅腫熱痛,以為是痛風就醫;不料,檢查發現竟是敗血性關節炎,所幸及時住院接受抗生素治療,否則恐永久殘廢,甚至死亡。
敗血性關節炎嚴重致命
收治個案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蔡明翰指出,患者就醫時,體溫高達39度,右膝關節明顯紅腫,抽血檢查發現,白血球與急性發炎指數升高,進一步抽取關節液,其白血球數目高達15萬5000顆,是一般人77倍之多,診斷為敗血性關節炎。
抗生素治療救命
蔡明翰表示,利用患者的關節液細菌培養出大腸桿菌,確定是因細菌感染,導致敗血性關節炎,經過三星期抗生素治療及數次抽取關節液後,病人退燒且關節液白血球的數目也逐漸下降,目前已康復出院。
關節腫痛又發燒應就醫
蔡明翰強調,敗血性關節炎沒有立即有效治療,受感染的部位可能會永久殘廢,甚至高達3成患者死亡,此病常被誤認為痛風發作而輕忽,提醒民眾若有突發性關節腫痛,並伴隨發燒症狀,應立即就醫檢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541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40多歲的梁姓男子平常有慢跑習慣,晚上及假日則喜歡小酌幾杯,日前運動時不慎肌肉拉傷,經醫師診斷後給予NSAIDs類止痛消炎藥,沒想到排便時竟呈現黑色,嚇得他緊急到醫院檢查,確診為胃出血。 許多藥品受到酒精的交互作用下,影響程度不一,藥害救濟基金會列出容易與酒精產生交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熱性痙攣是小朋友常見的痙攣原因,多發生在六個月到五歲之間,發作時全身會呈現大發作型態,時間小於15分鐘,24小時內只發作一次。高醫附醫小兒部醫師王晨華指出,引起熱性痙攣原因,主要是腦細胞不成熟,當體溫太高或上升太快時,就會引起不正常的放電,不過家長也要特別注意,若發作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綜合報導】為了盡速弭平新冠肺炎疫情,許多國家積極研發快篩檢驗試劑,慈濟大學、中研院、台北慈濟醫院召開記者會,宣布成功研發新冠肺炎IgM/IgG雙抗體檢測試劑,不用機器,只需10分鐘、一點血液,就可知道是否感染過病毒。 台北慈濟醫院內科加護病房蘇文麟主任指出,新冠病毒在全球迅速傳...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女人在一生中扮演許多角色:女兒、妻子、母親、媳婦、婆婆等,還會因職場關係再為自己的人生添加多種身分。除了體力上的辛勞付出,也常常成為其他人的精神支柱。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沈彥君主任醫師列出女性身體5大部位重點檢查項目,提醒所有的女性朋友在30歲開始,除了定期安排一般基礎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