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藥物易與酒精產生不良反應 尤以消炎止痛藥最常見

藥物易與酒精產生不良反應 尤以消炎止痛藥最常見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40多歲的梁姓男子平常有慢跑習慣,晚上及假日則喜歡小酌幾杯,日前運動時不慎肌肉拉傷,經醫師診斷後給予NSAIDs類止痛消炎藥,沒想到排便時竟呈現黑色,嚇得他緊急到醫院檢查,確診為胃出血。


許多藥品受到酒精的交互作用下,影響程度不一,藥害救濟基金會列出容易與酒精產生交互影響,且易引發嚴重不良反應的8大藥物包括:(1)止痛藥、(2)鎮靜安眠藥、(3)抗憂鬱藥、(4)抗生素、(5)降血糖藥、(6)抗癲癇藥、(7)心血管用藥、(8)抗凝血劑,其中最常見的是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


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的成分包括ibuprofen、indomethacin、aspirin,如果合併酒精服用,可能會增加腸胃道出血風險,這正是梁姓男子胃出血的原因。此外,鴉片類止痛藥如tramadol、codeine,則可能增加呼吸抑制的風險;中樞止痛藥如acetaminophen,容易增加長期飲酒者肝毒性風險,甚至造成嚴重肝傷害。


服用鎮靜安眠藥時,也必須禁止以下飲食,例如,苯二氮平類(benzodiazepines)如alprazolam、diazepam、lorazepam;非苯二氮平類(non-benzodiazepines)如zaleplon、zolpidem、zopiclone。


藥害救濟基金會指出,以酒精搭配安眠藥相當危險,可能增強中樞神經抑制作用,減弱警覺性,發生暈眩、嗜睡、身體平衡與協調能力降低,駕駛或操作機械時容易發生危險,嚴重時甚至會抑制呼吸。


再者,服用三環抗憂鬱劑如amitriptyline、imipramine,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如sertraline、escitalopram,以及正腎上腺素和血清素調節劑如mirtazapine等抗憂鬱藥,也不能合併酒精飲料,否則容易發生鎮靜、暈眩、嗜睡。


此外,服用抗生素、降血糖藥、抗癲癇藥、心血管用藥、抗凝血劑等藥物期間,也不可併用酒精,否則容易影響藥效,或是增加中樞神經抑制的不良反應。


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酒精如與藥品併服,可能會抑制藥品在體內的代謝,因而增加藥品在血中的濃度,提高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和增強藥品毒性的可能,除了無法達到預期治療效果,還可能造成肝損傷,不可不慎。


更多NOW健康報導
卵巢癌出現年輕化趨勢 這些高危險族群應提高警覺
第7例新冠死亡40歲男性 裝葉克膜1個月仍不敵死神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節氣交替溼疹易復發 排除體內溼氣中醫這樣調理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國際失智症月」,彰化基督教醫院、切膚之愛基金會及彰化縣戀戀半線失智協會,舉辦『指尖上的記憶~花現新希望』活動,一同關心失智症及老人照護議題。切膚之愛基金會董事暨彰基副院長周志中表示,失智海嘯狂襲而來,唯有將失智問題正視為國家議題,打造友善失智環境,才能支撐每一個失智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因胃癌進行胃全切除手術的85歲伯伯,半年內體重下降10公斤,且有不斷下降的趨勢。醫師轉介至營養諮詢門診,家屬表示都會準備很營養的「魚湯、精力湯、雞湯」給伯伯吃,營養師評估後發現家屬所準備的三餐都是大家認為營養的補充聖品,但卻不知其所含的熱量很低,食用期間如果再加上術後病人的...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馬姍妤/台北報導】發燒、咳嗽是孩童生病時最常見的症狀,1名5歲陳小妹因反覆高燒達40度及劇烈咳嗽至醫院就醫,但狀況未改善,遂轉至國泰綜合醫院就診,經胸部X光發現約500cc的大量肺積水(相當於1瓶可樂),經插胸管引流,檢驗血液及胸水結果是黴漿菌感染引起大量肺積水,即使入院使用正確抗生素...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之前就有研究表示,出生時體重不超過2,700公克(6磅)的人,成年後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會增加。而今年在西班牙巴塞隆納舉行的歐洲糖尿病研究協會(EASD)年會上提出的1項新研究,是首度發表體重過輕的嬰兒,更容易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研究。   根據歐洲研究協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