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藥物易與酒精產生不良反應 尤以消炎止痛藥最常見

藥物易與酒精產生不良反應 尤以消炎止痛藥最常見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40多歲的梁姓男子平常有慢跑習慣,晚上及假日則喜歡小酌幾杯,日前運動時不慎肌肉拉傷,經醫師診斷後給予NSAIDs類止痛消炎藥,沒想到排便時竟呈現黑色,嚇得他緊急到醫院檢查,確診為胃出血。


許多藥品受到酒精的交互作用下,影響程度不一,藥害救濟基金會列出容易與酒精產生交互影響,且易引發嚴重不良反應的8大藥物包括:(1)止痛藥、(2)鎮靜安眠藥、(3)抗憂鬱藥、(4)抗生素、(5)降血糖藥、(6)抗癲癇藥、(7)心血管用藥、(8)抗凝血劑,其中最常見的是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


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的成分包括ibuprofen、indomethacin、aspirin,如果合併酒精服用,可能會增加腸胃道出血風險,這正是梁姓男子胃出血的原因。此外,鴉片類止痛藥如tramadol、codeine,則可能增加呼吸抑制的風險;中樞止痛藥如acetaminophen,容易增加長期飲酒者肝毒性風險,甚至造成嚴重肝傷害。


服用鎮靜安眠藥時,也必須禁止以下飲食,例如,苯二氮平類(benzodiazepines)如alprazolam、diazepam、lorazepam;非苯二氮平類(non-benzodiazepines)如zaleplon、zolpidem、zopiclone。


藥害救濟基金會指出,以酒精搭配安眠藥相當危險,可能增強中樞神經抑制作用,減弱警覺性,發生暈眩、嗜睡、身體平衡與協調能力降低,駕駛或操作機械時容易發生危險,嚴重時甚至會抑制呼吸。


再者,服用三環抗憂鬱劑如amitriptyline、imipramine,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如sertraline、escitalopram,以及正腎上腺素和血清素調節劑如mirtazapine等抗憂鬱藥,也不能合併酒精飲料,否則容易發生鎮靜、暈眩、嗜睡。


此外,服用抗生素、降血糖藥、抗癲癇藥、心血管用藥、抗凝血劑等藥物期間,也不可併用酒精,否則容易影響藥效,或是增加中樞神經抑制的不良反應。


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酒精如與藥品併服,可能會抑制藥品在體內的代謝,因而增加藥品在血中的濃度,提高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和增強藥品毒性的可能,除了無法達到預期治療效果,還可能造成肝損傷,不可不慎。


更多NOW健康報導
卵巢癌出現年輕化趨勢 這些高危險族群應提高警覺
第7例新冠死亡40歲男性 裝葉克膜1個月仍不敵死神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節氣交替溼疹易復發 排除體內溼氣中醫這樣調理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季節來到夏季,氣溫一直居高不下,疫情宅在家真的「悶」壞了!只能在按下冷氣遙控器「運轉」鍵的那一刻,才能感受到透清爽。但國內疫情3級警戒以來,重創國內經濟,「疫情改寫生活」連帶波及人民生計,「薪情」大受影響,僅管政府推出「紓困」方案,不過很多人看得到卻申請不到。前陣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58歲病患,8年前曾發生B型主動脈剝離,經血壓控制藥物治療後順利出院,持續門診追蹤。但他抽菸習慣未改,又不肯規律服藥,致血壓控制不佳,某日發燒不舒服懷疑感染,自行去藥房購買抗生素服用,凌晨突發劇烈撕裂性胸痛才緊急送醫,竟是慢性B型主動脈剝離進展為急性A型主動脈剝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不小心骨折了,這時候除了正確的固定、儘早的復位與適當的復健之外,到底骨折後應該怎麼吃、吃什麼才對?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骨科醫師李佳龍肯定地說:「骨折病患的飲食,最好的原則就是『均衡飲食』。」避免骨質流失 六大類食物均衡攝取李佳龍醫師強調,「骨骼的組成分除了鈣質,還有磷、鎂與膠...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林婆婆85歲,常常被膝蓋疼痛困擾多年。主訴為起身蹲下困難,且站著刷牙膝蓋會無力且框啷框啷響,於多處診所就醫及復健治療皆無效,經診斷為退化性關節炎後期合併股骨髕骨外翻,建議手術治療。家屬擔心置換人工關節風險過高,因此希望能夠以最低風險的方式緩解其症狀;經過討論後選擇膝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