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台灣首例!30歲男挨針一周後爆血栓 衛福部認定打AZ疫苗害的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接種AZ疫苗以來,出現首例官方認定的打疫苗引發「血栓」副作用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日表示,該名個案為30多歲男性,於5月12日接種第一劑AZ疫苗後,陸續出現頭痛、腹痛不適,抽血還發現血小板低下,被判定為「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TTS)」,成為台灣首例TTS個案。

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表示,該名30多歲男子,5月12日接種第一劑AZ疫苗,隨後先出現發燒等常見的身體不適症狀,並於3日後逐漸緩解。

不過,到了5月19日,李秉穎說,男子仍持續出現微燒、持續頭痛、腹痛等症狀,就醫經抽血檢查後,發現血小板低下,D-dimer異常升高等,同步影像學檢視頭部、腹部雖未發現血栓病兆,經臨床研判依TTS臨床指引及時診治,目前血小板值恢復中,狀況穩定,症狀已改善並轉至普通病房持續觀察中。

ACIP隨後於5月31日召開專家諮詢會議針對這起個案進行討論,專家審查符合布萊頓合作組織(Brighton Collaboration)病例定義,研判為國內首例TTS個案。

李秉穎指出,截至目前為止,國內AZ疫苗已接種46萬1647人次,這是國內首例TTS個案,發生率為百萬分之2.1;其他國家,如英國接種第一劑後TTS發生率約百萬分之12.3(截至5月1日),歐盟則為百萬分之6.5(截至4月4日)。

專家會議也建議指揮中心應持續監測疫苗接種不良反應事件,並建議符合接種對象的民眾仍應配合疫苗供應進度,接種疫苗。

指揮中心呼籲,接種AZ疫苗後28天內,若出現嚴重持續性頭痛、視力改變、癲癇、嚴重且持續腹痛超過24小時以上、嚴重胸痛或呼吸困難、下肢腫脹或疼痛、皮膚出現自發性出血點、瘀青、紫斑等任一症狀,應盡速就醫,並告知疫苗接種史,以利醫師及早釐清病因,並給予適當臨床處置。

照片來源:翻攝自網路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死亡沒降、確診暴增!單日+549例、12死 陳時中反口「疫情沒降」

家長快看!三級警戒期間不送托 6千元「托育補助」可照這樣領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刮痧是很常見的療法之一,許多人認為刮痧可以幫助血液循環,達到疏通經絡、紓緩酸痛的效果。中西醫師陳至奐醫師表示,適度刮痧的確有助活血化淤,但刮痧時也要注意幾點須知,才能真正促進健康。  刮痧有疏通經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發散風寒之效,但陳至奐醫師提醒,刮痧不是人人適用,也不是越大力越好,刮痧前應留意...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編譯 鍾藝 下次當你購買蘋果時,除了考察蘋果口味是否夠甜美外,可能還需要將蘋果中含有的有益菌數量也考慮在內——最新研究表明,蘋果大約含有9000萬種細菌。而新鮮的有機蘋果可能比一般蘋果具有更多樣化和更均衡的微生物組。所以,如果你正在為腸道尋找益生菌,那麼有機蘋果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閱讀詳情 »

▲過去常是診間逃兵的「多囊腎」患者,在健保給付新藥後,紛紛回頭求診。(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張華安/專訪報導 越來越多的新藥,正在讓過去束手無策的棘手遺傳性疾病,成為可以控制、甚至好轉的疾患,以最終很可能走上洗腎一途的「多囊腎」為例,不少人確診後,心想反正也無藥可用,自我放棄,不...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琪拉編譯) 為了拯救地球的糧食供給,讓地球在2050年以前可以持續餵飽100多億的人口,專家建議美國人應該少吃漢堡,減少目前40%的漢堡食用量,以及歐洲人要減少22%的漢堡食用量。 這代表每個美國人和歐洲人一個禮拜只能吃一個半左右的漢堡。這對習慣以漢堡為日常飲食來源的歐美人士來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