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台灣首例AZ疫苗血栓事件! 30歲男施打7天後出現不適

台灣首例AZ疫苗血栓事件! 30歲男施打7天後出現不適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牛津AZ疫苗血栓風險,曾讓台灣民眾駐足不前,在疫情催促下才紛紛施打,今(2)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發生首例施打AZ疫苗血栓事件,個案是名30多歲男性,接種後第7天症狀出現,目前已逐漸恢復。


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召集人李秉穎表示,個案在5月12日接種第1劑牛津AZ疫苗,曾經出現發燒等身體不適,3天後逐漸緩解,5月19日開始發生微燒、持續頭痛、腹痛等症狀,到醫院檢查發現血小板低下。


李秉穎持續說明,醫院利用影像學檢視頭部與腹部,沒有發現血栓病兆,可能是變化比較微弱,影像沒辦法顯示出來,再檢查血液發現有第4血小板因子的自體免疫抗體反應,這是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關鍵性的檢查。


李秉穎同時說,再根據血小板低下,與D-dimer異常升高等現象,經臨床研判個案確診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TTS)及時診治,符合布萊頓合作組織病例定義,成為我國首例施打牛津AZ確定發生血栓個案。


李秉穎提醒,接種牛津AZ新冠疫苗28天內,若出現嚴重持續性頭痛、視力改變、癲癇、嚴重且持續腹痛超過24小時以上、嚴重胸痛或呼吸困難、下肢腫脹或疼痛、皮膚出現自發性出血點、瘀青、紫斑等任一症狀,應盡速就醫,並告知疫苗接種史,以利醫師及早釐清病因,並給予適當臨床處置。


指揮中心表示,該名民眾經臨床警覺與及時診治,症狀已改善並轉至普通病房持續觀察中。與會專家於綜整相關資料後表示,截至目前國內牛津AZ新冠疫苗已接種461,647人次,TTS個案發生率為百萬分之2.1。


指揮中心補充,其他國家如英國於接種牛津AZ第1劑後TTS發生率約百萬分之12.3(截至5月1日),歐盟則為百萬分之6.5(截至4月4日)。


更多NOW健康報導
▸全台多達10萬人受眩暈擾 眩暈症2大類型這種最為棘手
▸新冠病毒專攻人體微血管密布區 加強微循環成為新焦點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位28歲生第一胎的新手媽媽,因乳量不足,自己成天雙手擠奶集乳哺育新生兒,不到一週就覺得左右手的大拇指底部逐漸使不上力,甚至雙手手腕關節外側痛到無法擰毛巾拿奶瓶,就診後確診罹患「媽媽手」。擠奶手部擺位不當 拇指過度使用易導致媽媽手收治該名婦女的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復健部主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在2017年公佈的世界鈣質攝取地圖中,台灣竟為榜上有名的「缺鈣」地區,代表國人飲食中,鈣質攝取量嚴重不足,加上台灣雖為亞熱帶國家,可是民眾流行防曬、美白,日曬不足使得體內維生素D也不夠,鈣質吸收更困難,骨鬆幾乎成為國民通病!中華民國骨質疏鬆學會理事長林高田表示,過去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由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協辦的「2018瑞信HAPPY RUN-拉小手一把」慈善公益路跑,是今年「拉小手一把」為急重症病童募款專案系列活動之一,經過瑞信努力地奔走,獲得很多企業和個人的迴響,眾人齊心協力捐出愛心,用匯聚起來的力量幫助更多的急重症病童。千人為病童打氣 完成路跑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俗話說「補冬補嘴空」,十一月七日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冬」,也象徵冬天的來臨,在臺灣習俗裡,立冬這天需「補冬」,透過進補恢復元氣之外,也能抵禦寒冬。傳統進補除了使用常見的麻油、四物或十全藥膳等方式外,花蓮慈濟醫院日前舉辦蔬食廚藝講座,由營養師葉玟均教大家如何運用常見日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