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吃冷、吃熱都狂流鼻水… 過敏男鼻內竟藏全球罕見腫瘤作怪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吃東西鼻水就狂流!30多歲的張先生從小就有鼻過敏症狀,不論吃冷吃熱,只要一吃東西,就有鼻水狂流的症狀,吃過藥、噴鼻噴劑都無法改善,日前原打算透過手術一次解決舊疾,沒想到就醫檢查意外發現罕見翼管神經瘤,全世界不到20例,這更是台灣首次報告第一例。

收治病人的台中慈濟醫院耳鼻喉部醫師許原禎表示,翼管神經瘤相當罕見,這次還是在手術前電腦斷層檢查才意外發現,張先生右側翼管神經靠近翼顎窩附近有一個約2公分大腫瘤。

這長在翼管神經上的腫瘤屬於「神經髓鞘瘤」,許原禎用電線作形容,若把神經當作電線,神經髓鞘瘤就是從包覆銅線的絕緣層長出腫瘤,儘管神經髓鞘瘤多為良性,但如果腫瘤持續長大,將壓迫周邊神經與血管,可能影響視力與顏面感覺,不僅更難處理,傷口也會更大,復原期更長。

由於該翼管神經瘤位於翼顎窩,靠近眼窩、顱底與主動脈,傳統開顱手術或放射線治療都有傷害顏面神經與血管疑慮,醫療團隊最後選定運用內視鏡導航系統分離腫瘤與周圍腦神經血管,成功摘除腫瘤,張先生術後復原良好,解決了過敏也拆除了腫瘤炸彈。

許原禎指出,文獻記載,過去翼管神經瘤都採開顱手術,從鼻腔切開上頷骨,才能打開手術視野摘除腫瘤,但這方式傷口大,復原時間長,且很容易造成感染,還可能有臉麻與視力衰退等腦神經受傷後遺症。微創手術雖然由後往前手術比較費功夫,但能減少不必要的破壞,對病人日後生活比較不會造成困擾。

照片來源: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過年返台人潮「高峰」精算曝光! 防疫旅館月底前得多變出1萬床

英國變種病毒侵台出現第5例! 30多歲英籍男事後清查被揪出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疫情期間,健保提供民眾拿藥的便利措施,有心人卻鑽漏洞「騙藥」!健保署今(25)日公布,抓到一名安眠鎮靜類藥品佐沛眠(ZOLPDEM)的依賴患者,竟先後以「處方箋遺失」、「彩色影印偽造處方箋」的方式,一口氣連騙多家藥局,重複多領了168顆藥,目前得面臨行政罰鍰,更涉及偽...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 國內疫情逐漸趨緩,但防疫刻不容緩!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資料顯示,這波疫情確診者以中高齡族群占比高,且幾乎都有慢性潛伏疾病;除了減少外出、戴口罩及勤洗手,若要提升內在防護,營養師表示,吃進去的營養素絕對是關鍵,抗疫三寶「CDP」,有助於提升抵抗力,避免受到病毒侵...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美國加碼捐贈的250萬劑莫德納疫苗,時程確定7月1日開打無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今(25)日上午在全國防疫會議會後宣布,最新一批疫苗已確定將會在6月30日晚上進行配發,7月1日陸續抵達各地方後就可以開打。另外,指揮中心也統一疫苗「殘劑」使用原則,即日起...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北市長柯文哲昨才公開砲轟,指揮中心上次配送疫苗選在端午連假前突襲,揚言「真的要搞我的話,我就慢兩天開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5)日上午便在全國防疫會議上宣布,最新一批疫苗確定在6月30日晚上進行配發,7月1日陸續抵達後,就可以開打。另外,時間到了要接種第2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