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吃出戰癌力!專家:低醣、優脂、高蛋白

癌症患者該怎麼吃?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調查,近6成病患在治療過程中,曾有進食困難的經驗,如「味覺改變」、「反胃」、「沒有食慾」、「吞嚥困難」等。台灣台大醫院胸腔外科醫師李章銘指出,癌友在化、放療期間需要足夠的營養補給,如果營養不足,恐怕難以面對下一次的療程。他強調,根據癌細胞的特性,低醣、優脂、高蛋白的攝取,對癌友是非常有幫助的。

台灣癌症基金會指出,癌症患者是營養不良的易發族群,又以胰臟癌、食道癌、上消化道癌、頭頸癌與口腔癌最容易發生。

李章銘表示,化、放療後產生的副作用,常讓患者口感產生變化,食慾降低,或是口腔黏膜遭到破壞,而無法吞嚥,影響營養補充。如果沒有足夠的體力恐難面對下一次的化、放療,進而導致治療效果打折扣。

此外,癌細胞會出現代謝異常,對醣的代謝下降,導致癌友血糖易升高、異常乳酸堆積、發炎指數上升、細胞激素等不正常增生。

李章銘強調,因此癌友在營養素的分配上,就必須特別注重醣類、脂肪與蛋白質的比例攝取。他解釋,低醣,可減低癌細胞針對葡萄糖所生成的乳酸,由於乳酸的堆積,會促進癌症病患體內的發炎反應或血管增生現象。

此外,應提高優質脂肪攝取量,例如魚油,此營養素可以防止癌友體重變輕,讓在治療期間,降低營養不良的狀況;而蛋白質的補充,是能夠減少癌症患者的肌肉耗損、幫助組織再生、傷口癒合以及組織重建。

該基金會也特別邀請台灣一位罹患後腹腔腫瘤的癌友蘇先生,分享調整飲食後的生理改變。他表示,化療後吃東西都沒有味道,所以會特別挑選口味較重的垃圾食物吃,像是薯條、炸雞等,不健康的飲食,再加上化療後的副作用,讓其口腔破皮嚴重,進食變得困難,使得體重在兩個月內,從原本的52公斤掉到48公斤。

為了恢復體力以面對下一ˋ次的療程,透過營養師賴怡君營養衛教以及低醣、優脂、高蛋白的營養指導介入後,營養評估(PG-SGA)結果已從嚴重營養不良,改善為營養狀況良好,而體重也恢復到原本的數字。





相關推薦

(圖片翻攝自youtube,下同) 朋友家人生日不用再到外面買貴貴的蛋糕了! 自己在家十分鐘就能做好囉! 準備材料: 1糖 2麵粉 3蘇打粉 4巧克力粉 制作方法: 1、1杯的糖、2杯的麵粉、1-2湯匙的蘇打粉、1/4杯的巧克力粉, 攪拌均勻。 2、打入兩顆蛋。 3、倒入3/4杯的牛奶。 4、加入...

閱讀詳情 »

圖/來源 生蛇只是俗稱,它的真正名字,西醫叫帶狀皰疹,中醫叫蛇串瘡,或者叫纏腰火丹,又稱蛇纏腰。 生蛇是一種皮膚病,患這個病的人,皮膚會出現紅斑和水泡,一群一群長在一起,看來像一串珠,又像一條蛇,所以俗稱生蛇。 生蛇很痛的,像火燒一樣,常常突然發病,嚇人一跳。蛇常常長在腰、脅、胸和大腿等地方,但嚴...

閱讀詳情 »

圖/來源 腳底按摩的功能根據多年來的臨床經驗,「腳底按摩」有以下的功能:促進血液循環之順暢。疏通人體能源循環管道之障礙。促進器官部位功能之正常與各器官系統間的協調。增進內分泌之平衡,緩和趨於緊張之系統。排泄體內毒素雜物,維護健康。加強新陳代謝功能,保持青春活力。刺激細胞產生活力,防止老化。恢復退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