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吃得安心嗎?禁反式脂肪滿3年 全台最新市售檢驗結果出爐!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反式脂肪影響心臟健康,是公認的健康殺手,日常飲食中能避開就要避開,在台灣,也早禁止廠商將「不完全氫化油」添加於食品中,規定上路剛滿3年,董氏基金會今(1)日公布針對市售高油脂類食品的調查結果,從炸雞、沙茶醬、沙拉到人造奶油,通通符合規定,可暫時安心,但專家提醒,大吃油炸、麵包糕餅等,相關心血管風險還是不能忽略。

食藥署是在2018年7月1日起公告禁止廠商將「不完全氫化油」添加於食品中,以避免國人攝取人工反式脂肪。

董氏基金會為了解市售食品的反式脂肪酸含量分布情形,今年5到6月於賣場、超市、連鎖速食店、夜市攤商等處抽檢14件含高油脂類食品(排除天然存在的反式脂肪食品註)。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指出,結果發現,食藥署「食用氫化油之使用限制」規定已經讓業者降低了食品中所含反式脂肪的含量,此次抽驗產品每100公克的反式脂肪酸含量皆小於1公克,且包裝食品的標示與檢驗結果亦相符,民眾目前應可不必擔心攝取到過量的反式脂肪。

事實上,人工反式脂肪有3種來源:油脂精製過程中產生、高溫油炸、不完全氫化油及其相關製品。雖然現有食品中不會有額外添加的人工反式脂肪,但取而代之的很可能是飽和脂肪。

許惠玉提醒,許多研究均指出飽和脂肪酸的攝取量和心血管疾病正相關;當飽和脂肪攝取量佔總熱量的比例每增加1%,即可預期血膽固醇濃度增加2.7mg/dL;飽和脂肪對血膽固醇的影響遠高於食物本身所含的膽固醇,一旦飲食中含高飽和脂肪,易引起動脈血管壁的內皮組織受到損傷,形成動脈粥狀斑或動脈粥狀瘤,長期下來,會造成動脈粥狀硬化,而導致心血管疾病等。

世界衛生組織(WHO)就建議,每日飽和脂肪攝取不得超過總熱量的10%,以每日2000大卡舉例,不得超過22克。

許惠玉強調,雖然避開了人工反式脂肪,民眾別以為就可以放心大吃油炸品、烘焙製品的麵包糕餅、零食點心等,因為還是會落入飽和脂肪的陷阱,為了避免新陳代謝症候群、高血脂、血膽固醇過高、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風險,還是要遠離飽和脂肪。

董氏基金會建議減少攝取飽和脂肪酸的小撇步:

1、以含有較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橄欖油、葵花油、大豆沙拉油等植物油為主要烹調用油,取代富含飽和脂肪酸的油脂(椰子油、奶油、人造奶油、牛油、豬油等)。

2、攝取蛋白質時,少紅肉(豬牛羊),優先選擇黃豆及其製品、黑豆、毛豆、白肉(雞肉、魚肉)等。

3、購買包裝食品時可閱讀營養標示,挑選飽和脂肪酸含量較低的品項。

吃得安心嗎?禁反式脂肪滿3年 全台最新市售檢驗結果出爐!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41萬劑莫德納疫苗正式入庫! 食藥署宣布最快7月7日驗畢配送

點名「北農群聚」不能重演! 農委會祭批發市場6大措施補破網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編輯部  參考資料來源/疾病管制署網站當疫情擴散,許多人都跑去各大醫院排隊等PCR篩檢,現在不用擠在大醫院急診室了!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編輯部彙整疾病管制署網站上,北中南離島各區域,可公費提供PCR篩檢的醫療院所,大家分散篩檢人潮,有助於維持大醫院急重症醫療量...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打著改革健保大旗,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一手主導、拍板定案,日前已經要公告5月15日起調漲民眾的健保部分負擔,不過,隨著疫情越爆越大,陳時中今(10)日正式表態新制「延後實施」;另一方面,針對陳時中鬆口7月可能將新冠肺炎由「第5類傳染病」降至「第4類傳染病」,被解讀是為落...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疫情大爆發,第一線醫護人員卻對中央的政策怒了,今(10)日醫療工會相關五大團體找上指揮中心門前抗議,大喊不想操到死,不滿指揮官陳時中一堆口號、一堆流程,沒有解決問題,卻製造更多問題,讓確診醫護無法休息、急診塞爆,還要醫護人員含淚含笑吞下。對此,陳時中下午回應,醫護已經...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大爆發,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滾動式修正,讓第一線醫護人員、機組員全怒了!今(10)日中午輪番找上門,赴指揮中心前抗議,要指揮官陳時中「踹共」講清楚,醫護人員尤其不滿,大喊指揮中心一堆口號、一堆流程,沒有解決問題,卻製造更多問題,讓確診醫護無法休息、急診塞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