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陳時中踹共!醫護、機師輪番找上門抗議 高喊「不想操到死」

陳時中踹共!醫護 機師輪番找上門抗議 高喊「不想操到死」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大爆發,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滾動式修正,讓第一線醫護人員、機組員全怒了!今(10)日中午輪番找上門,赴指揮中心前抗議,要指揮官陳時中「踹共」講清楚,醫護人員尤其不滿,大喊指揮中心一堆口號、一堆流程,沒有解決問題,卻製造更多問題,讓確診醫護無法休息、急診塞爆,還要醫護人員含淚含笑吞下,怒求中央正視基層困境,讓確診醫護能夠休息。

醫療工會及機師工會今天中午輪番找上指揮中心所在的疾病管制署門前抗議,共同訴求就是不滿指揮中心現行的政策全在壓榨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及機組員,卻對他們長久以來的建言視而不見,陳時中只會喊口號,讓他們「操到死」。

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發言人陳亮甫表示,儘管陳時中的防疫政策帶著大家走過前2年的疫情,但隨著疫情越演越烈,輕重症患者都在不斷增加,但每當外界問及醫療資源短缺狀況,指揮中心只會拿出全國占床率的數字,告訴民眾還有50%的空床率,根本是粉飾太平;而為解決醫護人力不足,就只會請確診的醫護繼續回來照顧確診患者,完全不肯重視問題。

我們對病人和家屬都感到抱歉!陳亮甫當場甚至鞠躬致歉,強調醫護人員這種時候已沒辦法給大家像樣的照顧品質。

一個人得照顧十個以上的患者,台北市聯合醫院企業工會常務理事曹芸華強調,在護理人力嚴重不足的狀況下,指揮中心竟然直接下令專責病房護病比,從原本的1:5膨脹為3到4倍,同時還得身著厚重的隔離衣,不能喝水吃飯擦汗,每次進出病房區都要重新清潔消毒洗澡,完全不管醫護死活,更別提病人安全了。

醫療工會批評,陳時中只會丟很多政策、開很多記者會、喊很多口號,所謂的滾動式修正,非旦沒有解決問題,還讓確診醫護變得無法休息、急診塞爆,要求指揮中心提出人力備援計畫,讓專責病房護病比維持1:5,更要讓確診醫護能休息,防疫政策納入基層醫護參與。

機師工會也把砲火轟向陳時中,強調隔離、檢疫、自主健康管理進不了醫院看診,拖延病況,其實已經活生生發生在組員身上長達2年的時間,由於機組員過去兩年多來,長時間處在「執勤-居檢-再執勤」的輪迴中,在健保卡又遭特別註記的情況下,幾乎不可能脫離所謂一般居檢或自主健康管理期間,導致近乎完全無法進入醫院就診。

機師工會不滿,工會過去反應了至少十數次以上,透過國會議員、透過民用航空醫務中心、透過一次又一次近乎苦苦哀求地向指揮中心陳情,然而,情況2年多來卻幾乎不動如山,所有的苦果,僅能由機組員「憑運氣、賭生命」,2家國內航空不過僅3千人的機組員規模,自去年至今已有3位機組員猝逝、多名機組員因為無法定期就醫回診檢查而導致病情惡化甚至演變成為癌症的不幸事件。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慢性骨髓炎害婦住院20次、挨30次刀 醫師堅持「來者不鋸」躲過截肢

食藥署驗進口高檔「黑松露」重金屬鎘超標! 近2萬公斤奇異果也農藥違規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每天灌4杯咖啡,怎麼還是覺得有夠累!一名48歲的男子,就有這樣的困擾,身為公司高階主管的他,工作壓力大,常難以入睡,睡眠品質每況愈下,因此影響白天精神與體力,變得重度依賴咖啡因來提神,但晚上又面臨睡眠問題,形成惡性循環,疲憊感始終無法有效消除,最終求助醫師,這才發現忽...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看到針頭就快暈了?如果你也是「暈針」一族,其實有些方法可以避免!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想要預防暈針,可於接種前避免空腹及脫水,接種時採坐姿,等待時聊天、聽音樂或看影片等,全有助放鬆心情。尤其,有研究發現,接種疫苗時,和面無表情相比,微笑和做鬼臉可以減少40%的疼痛感覺...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春天酷酷嗽、嗽不停?這是不少人在季節轉換時的最大困擾,中醫師賴睿昕透露其實中醫有些小偏方可以舒緩,像是常常用兩手摩擦位在手拇指後凹陷處的「魚際穴」,有保養效果;或是刮痧位於手肘橫紋上「尺澤穴」,也有助於止咳。 俗話常說「醫生怕治咳嗽」,咳嗽是呼吸道自我保護作用,從生理...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再度升溫,這一波校園也是重災區,全台各地多所學校都發生確診事件,亞東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鍾曜任就提醒,尚未接種疫苗的民眾,尤其是青少年,一定要盡快到院所施打,因為一旦青少年確診COVID-19,已施打疫苗者成為重症比例為11%、不施打者則高達42%。 面對疫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