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吃檳榔來驅寒 小心引發口腔癌

吃檳榔來驅寒 小心引發口腔癌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氣溫下降之際,民眾會多穿衣物、使用暖暖包等方式來保暖度過寒流。然而有部分民眾認為嚼檳榔可以禦寒,忽略了檳榔會致癌的事實,反而變成「吃在嘴裡、壞了身體」。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證實,檳榔本身就是一級致癌物!嚼檳榔容易罹患口腔癌;不僅如此,流行病學研究發現,嚼食檳榔者有較高的牙周炎罹患率,大部分嚼檳榔的人常有口腔潰瘍、牙齦出血、口臭、嘴巴不易張開和吞嚥困難等,經年累月口腔黏膜細胞產生病變,最終可能形成口腔癌。

定期接受篩檢 遠離口腔癌威脅

嚼檳榔是國人口腔癌發生的主要原因,根據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資料及衛生福利部死因資料顯示,每年超過 8千人罹患口腔癌、3 千多人死於口腔癌。國民健康署呼籲大家拒絕菸檳、定期檢查、及早就醫才是預防口腔癌不二法門。早期發現口腔病灶是提升存活率與降低治療難度的關鍵,千萬別用錯誤的方式保暖而賠上自身健康,建立無檳的生活習慣與型態,既可以擁有健康也可以省荷包。

口腔有「破斑硬突腫」症狀 勿輕忽 速就醫

早期發現口腔病灶是提升存活率與降低治療難度的關鍵,民眾若發現口內出現「破斑硬突腫」之一的情形,應盡速就醫:

(1)破:口腔黏膜破皮超過兩週未癒合

(2)斑:口腔黏膜出現不明的紅斑、白斑

(3)硬:口腔黏膜逐漸變硬、緊,最終嘴巴張不開

(4)突:口腔黏膜表面不規則突起(乳突狀或疣狀突起)

(5)腫:臉或頸部出現腫塊或兩側不對稱

國民健康署提供30歲(含)以上嚼檳榔或吸菸民眾、18歲以上至未滿30歲嚼檳榔(含已戒)及原住民每2年1次免費口腔黏膜檢查,提醒符合資格的民眾,可至醫療院所接受口腔黏膜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能保護口腔健康。

【延伸閱讀】

疫情升溫不用怕 WHO提出「非藥物介入措施」應對

打疫苗出現不良反應 如何通報、申請救濟?一次搞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51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圖文皆轉自今日頭條,下同) 一一現代人工作忙碌、生活緊張且飲食習慣不正常,在這樣的生活型態下衍生了一種普遍的文明病——痔瘡。這雖不是疑難雜症,卻讓人坐立難安,常常因為難以啟齒的關係而延遲就醫。 一一你相信嗎?擦屁股的方式,也是影響痔瘡的一大主因。 一一有研究顯示,上完廁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經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嚴重時甚至會影響到生活與工作,但聽說吃止痛藥,不僅上癮了會傷身體,還可能會讓經血排不順暢…婦產科醫師郭安妮建議,就醫了解最實際。郭醫師說明,經痛可以分為原發性經痛跟續發性經痛,其中又以續發性的經痛最常見,前者是指在婦產科醫師檢查後,子宮卵巢並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1名40多歲男性,平時很少病痛,身體還算健壯,但近來夜晚躺在床上時,卻不時聽到蚊子聲,但又找不到蚊子,就連出國出差,蚊聲還是如影隨形,甚至嚴重出現胸悶、氣促症狀,就醫檢查後,醫師確診恐是多年吸菸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病,使得氣道狹窄,為讓氣流通過,才會因阻礙而出現如蚊子般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