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吃生魚片擔心寄生蟲下肚? 冷凍或烹煮符合溫度安啦!

吃生魚片擔心寄生蟲下肚? 冷凍或烹煮符合溫度安啦!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吃生魚片時,芥末是必備佐料,沾上1口,辛辣嗆鼻,直衝腦門,據說可以殺死病菌、寄生蟲,有人則是搭配高濃度酒精成分的白酒,或是一邊嚼食大蒜,認為也能達到殺菌效果。不過,國泰醫院汐止分院腸胃科主任楊瑞能說,其實這些方法都是無稽之談。


楊瑞能指出,台灣衛生環境良好,幾乎很少收治寄生蟲腸胃個案,只有少數人可能生食海鮮等水產品,或是烹煮不完全,以致幼蟲進入人類胃腸組織,造成腹痛、嘔吐、下痢等。


根據食品藥物管理署資料指出,生食海鮮等水產品時,較可能將「海獸胃線蟲」(Anisakis)等寄生蟲吃下肚,不過,這類寄生蟲如果經過-20℃冷凍,或以80℃以上高溫烹煮就無法存活,只要不生食,就能大幅降低腹瀉風險。


楊瑞能解釋,食用生魚片以及海鮮壽司時,其實不用擔心寄生蟲,反倒應該注意店家及餐廳的衛生環境,因為絕大部分的生魚片都算新鮮,但如果運送及保存、處理等過程中,遭受汙染,吃下肚可能引起腸胃炎。


楊瑞能指出,台灣臨海,所以大多數魚貝海鮮都沒有問題,造成腸胃炎群聚感染的元兇,反而可能是儲存置放空間,例如,冷藏溫度不夠低,或是料理刀具沾有病菌,而汙染魚肉。


楊瑞能建議,如果想吃生魚片,應該以信譽良好的店家為主,享受美食之前,先看看周遭環境是否衛生乾淨,放置魚肉的冷藏室溫度高低,以及料理師傅的穿著,是否戴上口罩。如果購買海鮮等水產品回家料理,一定要充分加熱後再食用。


更多NOW健康報導
▸【影】糖vs.醣 傻傻分不清?! 糖尿病患者為什麼要控血糖?
▸ 面對寒流與變種病毒夾擊 超級抗氧化酵素SOD化解危機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學會控「醣」、穩住血「糖」 控制糖尿病其實沒有這麼難!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馬路汽機車排放污染、炒菜做飯油煙、家具油漆、地毯等,這些肉眼看不到的懸浮微粒,都會造成氣喘、過敏、異位性皮膚炎、心血管疾病、肝炎、肝癌等風險,醫師強調,一旦家中的空氣不好,受影響最大的就是在家中待最久的嬰幼兒及老年人。 室內空汙的影響 過敏氣喘專科診所曾俊睿院長指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最近由於氣候變化大,使得日夜溫差出現很大的落差,以致於有過敏體質的人極易因此而發作;臨床醫師即發現,溫差大,又再加上梅雨季,使得很多過敏性鼻炎病人陸續回診就醫,而且以成年人居多,除了用藥物治療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得戴上口罩,以及遠離過敏源。 成年人過敏性鼻炎會反覆發作 ...

閱讀詳情 »

  (翻攝自aiweibang 大眾養生網,下同) 高血壓是一種基礎性疾病,也是老年人常見疾病,​​對多種心腦血管疾病都有明顯的誘發作用。為此,千方百計控制血壓十分必要。 今天要告訴大家的是,除了按照規定服藥、改善生活習慣之外,中老年人經常吃一種食物,能從源頭上達到控制血壓的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