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吃生魚片擔心寄生蟲下肚? 冷凍或烹煮符合溫度安啦!

吃生魚片擔心寄生蟲下肚? 冷凍或烹煮符合溫度安啦!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吃生魚片時,芥末是必備佐料,沾上1口,辛辣嗆鼻,直衝腦門,據說可以殺死病菌、寄生蟲,有人則是搭配高濃度酒精成分的白酒,或是一邊嚼食大蒜,認為也能達到殺菌效果。不過,國泰醫院汐止分院腸胃科主任楊瑞能說,其實這些方法都是無稽之談。


楊瑞能指出,台灣衛生環境良好,幾乎很少收治寄生蟲腸胃個案,只有少數人可能生食海鮮等水產品,或是烹煮不完全,以致幼蟲進入人類胃腸組織,造成腹痛、嘔吐、下痢等。


根據食品藥物管理署資料指出,生食海鮮等水產品時,較可能將「海獸胃線蟲」(Anisakis)等寄生蟲吃下肚,不過,這類寄生蟲如果經過-20℃冷凍,或以80℃以上高溫烹煮就無法存活,只要不生食,就能大幅降低腹瀉風險。


楊瑞能解釋,食用生魚片以及海鮮壽司時,其實不用擔心寄生蟲,反倒應該注意店家及餐廳的衛生環境,因為絕大部分的生魚片都算新鮮,但如果運送及保存、處理等過程中,遭受汙染,吃下肚可能引起腸胃炎。


楊瑞能指出,台灣臨海,所以大多數魚貝海鮮都沒有問題,造成腸胃炎群聚感染的元兇,反而可能是儲存置放空間,例如,冷藏溫度不夠低,或是料理刀具沾有病菌,而汙染魚肉。


楊瑞能建議,如果想吃生魚片,應該以信譽良好的店家為主,享受美食之前,先看看周遭環境是否衛生乾淨,放置魚肉的冷藏室溫度高低,以及料理師傅的穿著,是否戴上口罩。如果購買海鮮等水產品回家料理,一定要充分加熱後再食用。


更多NOW健康報導
▸【影】糖vs.醣 傻傻分不清?! 糖尿病患者為什麼要控血糖?
▸ 面對寒流與變種病毒夾擊 超級抗氧化酵素SOD化解危機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學會控「醣」、穩住血「糖」 控制糖尿病其實沒有這麼難!

相關推薦

即便是健康的腸道也存在著病菌,只是健康的腸道能夠維持益菌和病菌的平衡,而 60%到80%的免疫系統有賴足夠的益菌;不幸的是,美式飲食和傾向主流醫學的藥物使得這樣的平衡遭受破壞,於是小腸細菌過度生長,真菌酵母感染、腸躁症和第二型糖尿病等病症產生。隨之而來的症狀包括沒有活力、疲倦和肥胖,當人們試圖以更多...

閱讀詳情 »

據環球網記者徐愛芳報導,據外電報導,有些我們常吃的美食,其實暗藏致命毒素,避孕藥,致癌物等等讓我們防不勝防,尤其是這十種我們常吃的食物,更要引警惕。1. 蟹美味指數:★★★★危險指數:★★★中國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早已作古。金秋時節,持蟹斗酒,此乃國人人生之一大飲食樂事。但這種食腐動物,同樣也是傷人腸...

閱讀詳情 »

毛細孔運動,強健心臟功能 以舒適的方式平躺,將手腳與身體呈垂直線抬起,輕微抖動的運動。這個運動可以促進到毛細孔的血液循環。 微血管若健康,皮膚的重生能力也會變好,對於強健心臟、調整血壓也有幫助,過敏患者若是可以持續做,症狀就會慢慢變好。     1.將雙手雙腳垂直向上伸,腳板往下...

閱讀詳情 »

常感覺精神萎靡,哈欠連連嗎?很有可能是肺活量因缺乏運動或有抽菸習慣而降低,據研究指出,人體的各器官、系統、組織、細胞每時每刻都在消耗氧,身體只有在氧供應充足的情況下才能正常工作。若肺活量低,供氧不足就容易精神不濟、頭昏腦脹。建議要增強肺活量,可從3招日常運動著手。   人體內部的氧供給,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