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吃紅棗能「養顏美容、解便祕...」!紅棗與黑棗怎麼吃?補氣血,紅棗加當歸這1味效果翻倍

吃紅棗能「養顏美容 解便祕...」!紅棗與黑棗怎麼吃?補氣血,紅棗加當歸這1味效果翻倍

許多人想到氣血虛弱要食補,紅棗就是補血佳品,俗話說:「1日食3棗,郎中不用找」,坊間也有「1顆紅棗抵5味藥」的說法,除了補血,其實,吃紅棗的好處還包括:養顏美容、解便祕、抗老,甚至英國研究發現,紅棗具有對抗肺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效果。不禁也有人想問:吃黑棗也有同樣的效果嗎?來聽中醫師詳細破解。

吃紅棗能「養顏美容 解便祕...」!紅棗與黑棗怎麼吃?補氣血,紅棗加當歸這1味效果翻倍

大棗因炮製不同分為紅棗與黑棗 效用卻不太一樣

中醫認為,紅棗味甘性平,歸脾、胃經,具有補脾和胃、益氣生津、養血安神之功效。中醫師賴睿昕表示,大棗在中醫的用藥上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中醫常常使用的方劑如葶藶大棗瀉肺湯,或是十棗湯,都是竣猛的中藥配上大棗,以緩和藥性來治療肺積水、肝硬化腹水的危急重症,可見大棗有緩和藥性的功效。

解便祕吃黑棗狠角色!紅棗補血,月經結束後可服用

但是,大棗因為炮製的不同而後分為紅棗與黑棗,效用卻是不太一樣。就單單解便祕這一塊,其實要用黑棗會比紅棗來的適合才對,當出現消化不良、食積、便祕等狀況,黑棗中含有大量的果膠以及膳食纖維,有很好的潤腸通便的效果。如果這時吃紅棗,反而容易產生脹氣。

中醫師賴睿昕表示,簡單的分黑棗的主要功效是補腎養胃,紅棗的主要功效則是補血、滋養血脈,因此被民間視為補氣血佳品。尤其,紅棗和當歸一起服用,可調理面容枯槁、肌肉失潤、氣血不正等症,亦能改善身體造血機能;另外,紅棗搭配大米可調和脾胃,適合在女性月經結束後服用。

吃紅棗能「養顏美容 解便祕...」!紅棗與黑棗怎麼吃?補氣血,紅棗加當歸這1味效果翻倍

紅棗的主要功效則是補血、滋養血脈,因此被民間視為補氣血佳品。尤其,紅棗和當歸一起服用,可調理面容枯槁、肌肉失潤、氣血不正等症,亦能改善身體造血機能。

吃紅棗能「養顏美容 解便祕...」!紅棗與黑棗怎麼吃?補氣血,紅棗加當歸這1味效果翻倍

紅棗含有的營養素相當豐富,能夠增強人體免疫功能,但由於紅棗食味過於滋膩,吃太多容易有腸胃脹氣,常常需與木香、砂仁配伍使用比較好。

紅棗含有豐富營養素,能夠增強人體免疫功能

中醫師賴睿昕表示,紅棗含有的營養素相當豐富,能夠增強人體免疫功能,但由於紅棗食味過於滋膩,吃太多容易有腸胃脹氣,常常需與木香、砂仁配伍使用比較好。以下分別推荐適合容易過敏久咳、感冒、抵抗力差的人食用的紅棗藥膳,以及適合放化療患者治療後虛弱無力食用的藥膳。

【當歸紅棗粥】:

材料:取當歸3錢、大米50克、紅棗5顆。

作法:

1.將當歸煮滾在500克水中片刻,過濾取汁。

2.再加入大米、紅棗與300克的水,煮至米熟湯稠即可。

適用對象:適合天氣冷熱變化導致的咽喉乾燥、過敏久咳患者食用。紅棗與銀耳、百合和冰糖一起煮湯,可止咳潤肺。

【浮小麥參棗粥】:

材料:西洋參3錢、紅棗5枚、糯米250克、浮小麥1兩、生甘草2錢。

作法:

將西洋參、浮小麥、生甘草用水同煎半小時,再加入大米、紅棗,煮至米熟湯稠即可。

適用對象:放化療後的虛弱無力,建議服用浮小麥參棗粥補氣養胃,改善放化療後的不適。

吃紅棗能「養顏美容 解便祕...」!紅棗與黑棗怎麼吃?補氣血,紅棗加當歸這1味效果翻倍

當歸紅棗粥。(此圖僅為示意)

【生薑紅棗茶】:

材料:生薑3片、紅棗5顆。

作法:加入700cc熱水悶20分鐘,即可立即飲用。

適用對象:容易感冒、抵抗力差的人食用,生薑紅棗茶是首選。

【紅棗百合銀耳潤肺湯】:

材料:銀耳(大約半朵)、紅棗5顆、百合5錢、冰糖適量。

作法:

1.把銀耳放在清水中發開,摘去蒂頭,撕成小塊,與紅棗、百合冰糖一起放到鍋裡。

2.加水5碗,大火煮開後,改用文火再煮半個小時,即可熄火。

適用對象:適合需要長時間說話,或是說話有氣無力、中氣不足的人服用。

【中醫師小叮嚀】:

雖然紅棗好處多多,但是食用仍然需注意,中醫師賴睿昕表示,一般建議1天不超過10顆,中醫常說甘令人滿,食用過多紅棗,易引起機體腸胃不適,導致消化不良。本身屬於濕熱體質的朋友不適合服用太多,而紅棗含糖量高,常吃也會有血糖升高、控制不易的疑慮,需有所節制。患有糖尿病與腎臟病的朋友服用紅棗,最好諮詢中醫師的建議。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7149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時值秋冬轉換之季,日夜溫差大,有些人已出現手腳冰冷的症狀,雖然衣服穿得足夠,手腳卻還是覺得冷吱吱,這是末梢血液循環出現了障礙,也就是微循環不良的徵兆,近來備受醫學界關注,一旦微循環出現障礙,可能是身體罹患各種疾病的潛在殺手。 中醫所說:「不通則痛,通則不痛」,指的就是...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台中報導】65歲的葉女士因車禍送至急診,經電腦斷層掃描檢查,顯示胸壁部位嚴重挫傷,合併右側第3至9肋骨骨折。國軍台中總醫院胸腔外科主任謝志明表示,經過詳細評估,患者在黃金時間內接受胸腔鏡輔助肋骨骨折復位矯正鈦金屬鋼板內固定手術,術後的第2天即可下床活動,呼吸狀況及胸壁疼痛情形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社群媒體已成為現代人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它可以帶來積極和正面影響,也可能成為抑鬱、孤獨、焦慮和自卑的背後推手。對部份人來說,社群媒體儼然變成了與他人比較的平台,有時不小心受到過量的刺激,反而帶來了更多身心的傷害。根據克里夫蘭醫學中心,行為健康治療師Jane Pernott...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健保資料顯示,台灣一年有超過五萬人因乾癬或乾癬關節炎就醫!不過,仍有部分患者囿於「乾癬無法根治」、「反正早治晚治無不同」、「西藥都用類固醇」、「西醫治療都沒效」、「生物製劑傷肝腎」等五大錯誤迷思,離開正規醫療。基隆長庚紀念醫院暨情人湖院區皮膚科許仲瑤主任破解這些迷思,並...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