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吃美進口蘿蔓生菜 慎防大腸桿菌感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吃美進口蘿蔓生菜 慎防大腸桿菌感染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署(FDA)及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發布警訊指出,近期該國出現32起大腸桿菌O157:H7型感染病例,均與食用蘿蔓生菜有關,並建議消費者避免食用蘿蔓生菜,直到有更充足的調查結果為止。

臺灣列第二類傳染病僅出現過1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表示,國內自民國88年將「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納入甲種法定傳染病,並於93年修正公布傳染病防治法,將該疾病修正為第二類傳染病。監測迄今,僅於90年8月確診1例外籍男童,經調查其感染源不排除可能於僑居地感染;因應國外此次感染事件,疾管署將持續監測國內外疫情,以維護國人健康。

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 初期出現水瀉、腹痛

疾管署表示,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為食因性傳染病,致病原為大腸桿菌,人可經由接觸受感染的動物、食入受汙染食物、飲水,或經與患者直接接觸而感染。

該病潛伏期約2至8天,感染初期會出現水瀉、腹痛,病情惡化後出現嚴重腹瀉及血便,嚴重者成人會有腎衰竭、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斑症,小孩則有溶血性尿毒症候群,嚴重者可能導致長期洗腎或造成死亡。過去美、日等國曾發生經由未煮熟之肉品或未滅菌之果汁、乳品造成大規模食因性感染疫情。

疾管署進一步指出,大腸桿菌血清型約100多種,病原所產生的志賀毒素是導致腸黏膜出血及腎臟病變的主要原因。產志賀毒素性大腸桿菌主要為大腸桿菌O157:H7或O157:N,另其他血清型的大腸桿菌如O26:H11, O111:H8, O104:H21等也可能造成相同症狀的疾病。

購買美、加進口蘿蔓生菜 應當心衛生情形

疾管署呼籲,民眾前往美國、加拿大旅遊或商務活動,要注意飲食衛生及飲水安全,避免生食或飲用未經滅菌處理的生乳、果汁;用餐前、上完廁所或接觸動物後,應使用肥皂澈底洗手,降低感染風險。返國後如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將旅遊史及飲食史告知醫師。

國人如已購買美國、加拿大進口蘿蔓生菜且尚未食用完畢,應注意該生菜衛生情形,有疑慮應停止食用;已食用者若發生身體不適,應儘速就醫。醫師如遇到疑似病患時,請儘速通報,並採集相關檢體送驗,及早給予病患適當治療,防範疫情擴大蔓延。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s://www.cdc.gov.tw),或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原文章請見:吃美進口蘿蔓生菜 慎防大腸桿菌感染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聽神經瘤也是腦瘤的一種,在人體腦部的第8對腦部神經即為聽力神經,而聽神經瘤是長在小腦與橋腦所形成的夾角(CPA),約95%的聽神經瘤是屬於良性腫瘤,生長非常緩慢,臨床上的病例也不多,約只有10萬分之1。 聽力短暫喪失 或暫時性失聰與重聽 聽神經瘤有2種,第1種是偶爾...

閱讀詳情 »

市面上礦泉水品牌繁多,各個品牌都強調各自特色,就如能減輕身體負擔、改善身體體質、人體更好吸收、富含礦物質等,其中鹼性水更是各家廠牌極力推銷的產品。因為坊間流傳說:「血液身體偏酸就容易生病,多吃鹼性食物能調整體質」,部分民眾對此說法深信不疑,並且抱持著喝鹼性水就能調整酸鹼體質的觀念,但一般民眾對於鹼性...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每年10月29日為「世界中風日」,新北市衛生局與臺灣腦中風病友協會、亞東、雙和、慈濟醫院等20個機關團體,提前於今日(10月2日)在市民廣場聯合舉辦「世界中風日」新北踩街嘉年華會活動,呼籲全體市民重視腦中風。 中風每年造成17,000人生活失能 新北市市長朱立倫表示...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每天聽半小時放鬆的音樂,持續1個月,即有降低血壓的效果。」根據臺灣地區高血壓盛行率調查,15歲以上國人,25%男性、18%女性有高血壓,60歲以上國人更有47%有高血壓問題,大林慈濟醫院音樂心理師鍾玉琪表示,音樂可以減輕壓力、降低收縮壓,連續1個月,每天聽半小時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