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讓孩子學會自主吃飯 最佳時機點是這時候

讓孩子學會自主吃飯 最佳時機點是這時候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當孩子來到1至3歲,雖然不像嬰兒時期樣樣都需要父母的呵護,但正是孩子開始練習、發展自主能力的重要關鍵期。如何養成孩子良好的自主能力,考驗著父母教學引導的智慧。其中,飲食正是最基本的生活習慣之一,有什麼方法能幫助孩子學習呢?

7、8個月大時 可訓練孩子抓握能力

育兒專家林芝鈴表示,教導孩子練習自主吃飯不能急,應該在各方面的鋪陳下循序漸進。孩子大約7、8個月大時,可藉由孩子捏黏土、麵糰、握力球等訓練孩子抓握能力。滿週歲起可提升孩子習慣自己吃飯的認知,環境布置很重要。儘管起初孩子仍無法自主進食,可讓孩子坐上餵食椅並加熱好食物,藉由用餐的準備「儀式」,建立孩子用餐習慣的第一步。

孩子不願自主吃飯 先別急著責怪

孩子1歲大開始,選擇合適的餐具很重要,需要符合孩子的手部發展,例如:長度、軟硬、大小、重量,這些都是訓練前的準備工作。讓孩子自己練習吃副食,先不強求姿勢非常正確,避免過度完美主義給孩子壓力,反而降低孩子自主用餐的意願。直到發現寶寶很願意執行,再開始教導正確的動作。

如果發現孩子坐不住、不願拿湯匙,可能是手部肌肉未完全訓練、有時牙床不舒服會影響訓練的成果,甚至是因為感到不舒服但被強迫固定姿勢。應先釐清狀態及原因,解決後再調整日後的訓練。

過度挑剔的家長 容易養出拒絕型的孩子

6個月大以上的孩子,就可能明顯的表現出喜好。如果發現孩子有挑食的現象,根柢原因不一定全是孩子挑食造成。有時是餐盤或水壺選擇孩子喜歡的顏色,讓孩子更願意經常喝水、把飯菜吃完。

當然也有害怕食物氣味的時候,害怕青菜的孩子,可以甜味食物如地瓜混入少量蔬菜的菜色,漸進式讓孩子習慣蔬菜的味道。林芝鈴專家特別提醒,如果一味要求達成卻未正視個體狀況,過度挑剔的家長容易養出拒絕型的孩子。(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34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骨質疏鬆常被認為是更年期女性才會有的問題,但其實骨質疏鬆在男、女性都會發生,並且隨著現代人生活型態的改變,已非老年人專屬的疾病。成大醫院家庭醫學科吳至行醫師表示,台灣民眾對於骨質疏鬆的意識低,因骨質疏鬆並沒有明顯症狀,往往都是到了骨鬆骨折時,民眾才知道原來自己有骨鬆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兒童肥胖的定義在世界上各國標準不同,以美國疾病管制局訂定的標準,2-19歲兒童與青少年BMI(身體質量指數)大於等於同齡兒童第95百分位即為過重;英國、香港、紐西蘭等國的兒童肥胖標準,則分性別個別列出2-18歲過重與肥胖之BMI值,超過此BMI值則算超標,調查結果發現,...

閱讀詳情 »

子宮肌瘤是婦科中常見的疾病,雖然它很少引起死亡,但卻會帶給婦女很大的困擾。一旦子宮肌瘤過大、過多時,可能會造成經痛、經血量多、經期過長、貧血等症狀。坊間有傳言說:「患有子宮肌瘤的人,應該避免吃豆製品例如豆漿、豆腐及山藥,否則可能會養大子宮肌瘤」,是真的嗎?中醫師除了破解疑問,還要教大家實用的中醫調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肺癌排名臺灣10大癌症死因排名第一位。為了讓病患能快速回復生活,花蓮慈濟醫院2016年9月開始採用「單孔胸腔內視鏡」進行胸腔手術,避免了手術中肋間神經受損導致術後胸部的麻木感,減少出血量與疼痛感,讓病人可以快速回復手術前正常的生活功能,並在2018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