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切除肺腫瘤 單孔胸腔鏡手術減痛恢復快

切除肺腫瘤 單孔胸腔鏡手術減痛恢復快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肺癌排名臺灣10大癌症死因排名第一位。為了讓病患能快速回復生活,花蓮慈濟醫院2016年9月開始採用「單孔胸腔內視鏡」進行胸腔手術,避免了手術中肋間神經受損導致術後胸部的麻木感,減少出血量與疼痛感,讓病人可以快速回復手術前正常的生活功能,並在2018年突破200例單孔胸腔鏡手術。

術後3至4天即可出院

花蓮慈院胸腔外科張比嵩主任表示,單孔胸腔鏡手術適用範圍包括肺癌的肺葉切除,肺節切除,縱膈腔腫瘤切除,重症肌無力胸腺切除,心包膜切開引流,食道癌切除及局部肺葉切除與肋膜腔疾病手術,手術只須透過一個約3至4公分的傷口,除了大幅縮短手術時間,恢復時間也能縮短,疼痛感也較傳統開胸手術下降,出血量非常微量,不需要輸血,術後即可下床活動,平均在手術後3至4天即可出院。

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發現早期腫瘤

對於腫瘤治療很有經驗的花蓮慈院陳培榕副院長表示,肺癌的死亡率排名第一的原因之一,是因為許多病人會忽略初期的徵兆,檢查上也不容易發現,但是現在透過低劑量的電腦斷層掃描,可以有效發現早期腫瘤。

花蓮慈院外科醫學發展中心主任賴鴻緒教授表示,外科醫學中50例可以讓一個醫師變得很有經驗,200例代表的不光是這位醫師的經驗與能力,還有病人與家屬對整個醫療團隊的肯定!透過單孔胸腔內視鏡切除肺部腫瘤,可以把傷口從傳統開胸手術的約20公分,縮小至3、4公分,疼痛感低、出血量少,恢復期也可從傳統開胸的1個月縮短到3-4天,能讓病人更快回復正常的生活。 

努力尋求更適合方式守護生命健康

花蓮慈院胸腔外科在2016年引進單孔胸腔鏡手術,張比嵩醫師表示,很感謝醫院以及包含醫療、護理、醫技及行政團隊的支持,還有病人與家屬的信任,才能在兩年內突破了200例,未來團隊也會不停進步,努力尋求更適合的方式,來守護生命守護健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09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李秀敏特聘研究員的團隊,歷時七年,用創新方法找到能讓蛋白質穿越葉綠體外圍雙層膜的橋樑通道,並將其命名為TIC236,成功破解葉綠體運作之謎。此研究成果有助掌握葉綠體的構造,進而瞭解植物的演化史。研究論文已於日前登上知名國際期刊《自然》(Natur...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陽光基金會為鼓勵顏損及燒傷學子克服逆境、努力向學,72年設立「陽光獎助學金」,長期攜手贊助企業夥伴至今提供服務逾2萬人次。今年陽光基金會北區中心舉辦頒獎典禮,共有179名優秀學子獲獎,典禮以「我很特別」為主題,讓學子們受獎前與大家分享自己特別之處。陽光各服務中心也在每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64歲林太太常有腰部痠痛的問題,按摩熱敷也沒有好轉,甚至出現嚴重劇痛,終於受不了前往醫院檢查,結果竟是長期輸尿管結石導致嚴重腎水腫,更出現輸尿管狹窄問題。接受了雙J導管放置治療後,卻出現血尿、發炎等症狀,轉求診萬芳醫院,經醫師建議後,接受使用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重建輸尿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周間努力工作後,不少人喜歡在週末暢快運動,紓解壓力,更培養出熱愛運動的習慣。但這樣的興趣常常在忽略暖身運動或是用力過猛的情況下,造成嚴重運動傷害。面對關節間的疼痛問題,過去處理方式多為開刀或注射類固醇,但容易造成復發或效果短暫。因此,多數球星或運動員會選擇新興的「增生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