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吃藍莓有益血壓控制 可降低心臟病風險

  高血壓在發病初期並無明顯症狀,因此被稱為「沉默殺手」。除帶來心血管疾病影響,嚴重可能會導致心力衰竭、中風和腎衰竭等。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建議,可以藉由健康飲食、鍛練身體、不吸菸和維持健康體重等方式控制病情。但最近有研究指出,藍莓可以降低20%心臟病風險,研究刊登在《老年病學期刊》(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Series A)。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營養科學系的Ana Rodriguez-Mateos博士說明,他和團隊一共招募了40名健康狀況良好的參與者,並隨機分成2組,其中一組每天飲用200克的藍莓飲料,另一組則是飲用一般飲料。為了解藍莓帶來的影響,研究員測量參與者的血壓,藉以了解當血流量增加時,動脈擴張情形。

  第二階段的研究,則是研究員測試,若單純飲用藍莓中的天然花青素,或另一種同樣源於藍莓中的纖維、為他命飲料的兩者差異。並發現,在喝了花青素飲料僅2小時,就能觀察出對血管功能的益處,而喝了藍莓纖維飲料的對照組,並沒有顯著影響。

  含有天然花青素的飲料,能改善內皮細胞功能,作為血液或淋巴組織的屏障,防止血液凝固和調節血壓。在連續1個月都吃200克的藍莓後,血壓降低了5mmHg,成效如同靠藥物治療一般。Ana Rodriguez-Mateos發表一項評論:「雖然最好是吃掉整顆藍莓攝取全部的營養,但研究發現主要影響還是來自花青素。」

相關推薦

日前在W hotel發生的土豪毒趴,郭姓小模疑似生前最後的電話錄音黨曝光,裡頭指出「有妹吃了半顆就吐...」、「到了另一個世界..像群魔亂舞..」、「有妹吃完抽筋還撞牆」等等,到底是吃了什麼才會造成這種事情? 鴛鴦錠和郭女(source:三立新聞) 原來郭女被爆出曾服用三種毒品,其中一種即是俗稱「鴛...

閱讀詳情 »

有鑑於今年初流感疫情嚴重, 12月1日開始,疾管署宣布免費疫苗施打,將擴增至全國民眾,直到疫苗用罄為止。而50歲以上成人、國高中生、肥胖者(身體質量指數BMI≧30)、未滿50歲高風險慢性病患、生產後6個月內的婦女等高危險群,應盡速接種防範。 預防流感的第一道防線 據統計,臺北市自(104)去年7...

閱讀詳情 »

冬令進補,常常一不小心就上火又變胖?其實補過頭也不利健康喔!聯安診所資深營養師徐景宜提醒,近年有補湯火鍋化的現象,民眾喜歡在補湯當中加入許多配料,但補湯熱量高,建議掌握以下5大進補原則,就能補得健康,不補胖。  1. 共享分食,不重複加熱與家人朋友分食,當餐吃完,避免重複熬煮。 2. 進食先湯後料,...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