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吃鳳梨可改善飛蚊症? 關鍵在鳳梨酵素

  國內1項研究發現,如果持續食用鳳梨,每天至少100公克,3個月後飛蚊症狀明顯獲得改善,且鳳梨吃得越多,改善越明顯。不過,中老年人因常有高血糖等慢性疾病,不宜多吃鳳梨。

  該項研究由大仁科技大學藥學系與輔英附設醫院共同執行,歷時3年,共有388名受測者,平均年齡為42歲,依眼前出現的飛蚊影像區,分為低劑量、中劑量和高劑量3組。

  這3組受試者每天在午餐後依組別,各吃1片、2片、3片的鳳梨,每片約100公克。輔英科大附醫眼科醫師洪啟庭指出,388名受測者在連續吃了3個月鳳梨,飛蚊症狀明顯改善,且改善幅度與食用鳳梨量成正比。1天吃3片者,約300公克鳳梨,改善最為明顯。

  為何多吃鳳梨可改善飛蚊症症狀?洪啟庭研判,應與鳳梨酵素可分解微纖維增生的細胞外物質有關。鳳梨酵素能夠有效的水解,減少玻璃體的拉扯、視網膜破洞、裂孔,甚至能避免視網膜剝離與失明。

  此外,鳳梨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可減緩活化氧對於人類水晶體的破壞,預防白內障。不過,研究團隊強調,現階段仍不鼓勵飛蚊症患者多吃鳳梨,而不接受正規治療,因為鳳梨甜分太高,飛蚊症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常有高血壓等問題,如果多吃,恐將導致血糖變化。

  台安醫院體重管理中心營養師組長劉怡里表示,鳳梨是好的水果,含有特殊酵素,可以幫助消化蛋白質,分解肉類,變成氨基酸,避免脹氣。但鳳梨糖分較高,建議控制份量,不宜吃過多。

  劉怡里表示,如果1天吃300公克鳳梨,熱量約159大卡,等於2.6份水果,吃了之後,就應該少吃其他水果。至於維生素C部分,依照食品營養資料庫資料,每10公克鳳梨含有12毫克維生素C,與其他水果相較並不算突出,例如,芭樂100公克就有120.9毫克,木瓜100公克則含有58.3維生素C。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老是覺得喉嚨有異物的感覺,當心其實有可能是「臆球症」上身了。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趙國卿指出,近幾年來在門診,常見病人抱怨喉嚨有異物感,偏偏經過詳細檢查後,在消化道和喉部都沒有什麼異常的發現,往往診斷為「逆流性食道炎」、「鼻涕倒流」、「慢性咽喉炎」等...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疫情之下,小病直衝醫學中心急診的就醫趨勢明顯減少,奇美醫學中心觀察,去年4月至今年1月因急性腸胃炎到急診求治的人次都未超過500人次,不過,今年2月急性腸胃炎至急診就醫卻高達572人次,3月也有528人次,醫師認為,背後原因可能跟民眾只使用酒精乾洗手而疏於用肥皂溼洗手...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中一名45歲的老菸槍,菸癮長達30年,平常就常乾咳,最近更發現自己的痰中帶血,還出現有後背痛的症狀,短短兩個月就暴瘦十多公斤,就醫切片檢查後,確診為分化不良的肺腺癌,還好醫療團隊先給予化放療縮小腫瘤,再以手術切除,術後腫瘤幾乎連根拔除,持續復健治療,近期內就可望順利...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還不到指揮官陳時中預估的4月底,本土確診病例單日已破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公布國內新增1284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209例本土個案及75例境外移入(68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新北市依舊是最大重災區,新增多達328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