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不吸菸也會罹肺癌 醫師提醒這些族群要注意

  吳姓台商今年47歲,從不抽菸且有運動習慣,每年定期接受員工健檢,但年初回台過年順道做健康檢查時,意外發現左下肺葉有超過2公分的實心腫瘤,手術後證實肺腺癌第2期。

  台灣肺癌以非小細胞肺癌為主,又可分成腺癌、鱗狀上皮癌及大細胞癌。統計顯示,抽菸者罹患肺癌以鱗狀上皮癌居多,較少為肺腺癌;但目前國內肺癌患者約有一半並未抽菸,且大都罹患肺腺癌。

  台中慈濟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柯志霖指出,肺癌位居國人10大癌症第1名,臨床顯示,越來越多癌友即便沒有抽菸卻也罹癌,建議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提早發現,及早治療,在癌細胞未侵犯其他組織前,手術切除病灶,術後就有機會免於化學治療,若病理報告顯示為原位癌或第1期,整體治癒成效更可達9成以上。

  柯志霖強調,早期肺癌沒有任何症狀,在台灣每10名肺癌患者就有7位被確診為第3或第4期,屆時局部易侵犯到淋巴組織或擴散到其他器官,絕大部分不適合接受手術,只能做傳統化學治療及少數標靶藥物治療,存活期較短。

  以往肺癌篩檢以胸部X光為主,但準確率不高,以該名台商為例,腫瘤剛好被心臟遮蔽,無法在第一時間確診,所幸癌細胞未擴散其他器官,僅接受外科手術切除腫瘤。柯志霖表示,為了避免惡性腫瘤復發,採用單孔胸腔內視鏡手術,傷口4公分,切除腫瘤合併廣泛淋巴結清除,肺葉切除約手掌範圍,術後必須定期回診追蹤。

  依據「台灣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共識宣言」,年齡介於55歲到74歲菸癮者、1年抽菸超過30包,以及抽菸或戒菸尚未超過15年民眾、一等親有肺癌家族史,都建議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

  柯志霖提醒,長時間在廚房炒菜、吸油煙,或是處於空汙環境、在石棉場所工作等,即使沒有抽菸習慣,還是應該定期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 媽媽帶著一口爛牙且大哭大鬧的翔翔來就診,崩潰的哭喊聲與無奈的安撫聲在診區迴盪,這已是牙科門診的日常。牙醫表示,除了聽父母又氣又急地抱怨:「已經換了五家診所都被退貨!」也會根據孩子的年紀,給予口腔衛生維護的建議與方法。  和小朋友說要「抓蟲蟲」 降低治療焦...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健保藥費「吃」出新高!健保署今(27)日公布最新統計數字,去年健保藥費繼續成長、且首度突破2千億大關,來到2083億元,而國人吃掉最多的十大藥物排行榜也大洗盤,在政府目標2025年消除C肝、健保全面給付C肝口服新藥後,C肝藥物一口...

閱讀詳情 »

▲(照/新竹馬偕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高溫天氣持續讓全台熱成「烤番薯」,但千萬不要讓自己也如同關在烤箱裡!一名50歲聯結車司機,前兩天車子冷氣故障,儘管炎熱難耐、全身汗如雨下,但為了工作與生計仍勉爲其難的繼續工作,等到撐不下去回家休息時,太太發現他已意識衰弱,緊急送醫診斷為「中...

閱讀詳情 »

▲(照/台北市衛生局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在台北市,乳癌、子宮頸癌分居台北市女性癌症死因的第2位及第14位,但篩檢可以及早發現要命風險!台北市衛生局今(27)日宣布與台灣癌症基金會共同辦理「開心篩,粉樂送」婦癌篩檢活動,自8月1日起,只要符合3大條件者,可至北市健保特約醫療院所或1...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