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她尿道反覆感染解尿困難 因子宮肌瘤壓迫膀胱

  1名年約37歲的婦女長期飽受反覆尿道膀胱炎之苦,不但血尿、小解時會痛,腸子也經常性脹氣,不論注射抗生素或吃藥都無解。日前因高燒住院,醫院為她抽血檢查時發現白血球數超標,血液裡滿佈細菌,同時檢查出她子宮裡長有7、8顆大小不一的肌瘤,其中1顆大約8公分大,向外壓迫到膀胱和尿道,造成頻尿、排尿困難;另1顆壓迫到腸子,造成腹脹不舒服,因此立即為她安排手術切除肌瘤,才終於根除了這位婦女的長期之痛。

  婦產科醫師郭安妮指出,子宮肌瘤依其長的數量分為「單發性」和「多發性」2種,依其長的位置又可分為3種:(一)漿膜下肌瘤(subserous type)、(二)黏膜下肌瘤(submucous type)、(三)肌肉層間質肌瘤(intramural type)。

  「長在子宮內膜的容易造成血崩,而向外長出來的肌瘤容易造成壓迫。」郭安妮說明,上述個案就是同時長出不只1顆子宮肌瘤的「多發性」患者,其中「漿膜下肌瘤」從子宮肌肉層向外長出,由於空間較無限制,因此體積一般較大,容易壓迫周圍器宮如膀胱和輸尿管,造成患者出現頻尿或因感染而尿不出來的情形。嚴重時會造成單邊腎臟萎縮的狀況,若壓迫到輸卵管則可能造成不孕。

  其次,「黏膜下肌瘤」的位置長在靠近子宮內膜位置,最容易引發如經血過多、經期過長、亂經、嚴重貧血、不孕、早產或流產等症狀;肌瘤如果長得過大,甚至可能造成血崩的狀況,較為危險。

  至於「肌肉層間質肌瘤」則是長在子宮肌肉層內,是最常見的子宮肌瘤。造成的症狀例如經血過多、經痛;若肌瘤過大,可能會壓迫到膀胱,造成頻尿、連續性膀胱炎,甚至解不出尿;若壓迫到直腸,會造成腸胃不適或便秘等。

  郭安妮分析,有高達99.5%的子宮肌瘤皆為良性,一般子宮肌瘤如果沒有任何症狀,可以定期至醫院追蹤即可,不須特別治療,但若是症狀嚴重、且藥物治療無效,或是子宮肌瘤過大(超過6公分以上),或是生長快速,有癌病變可能性的患者,就需要立即開刀。

  然而,子宮肌瘤切除後仍有20﹪至25﹪的機率會在2年內復發,醫師建議,婦女在手術後須定期回診做超音波,如果有復發且再度造成明顯的症狀,必須再度接受手術或藥物治療。

  郭安妮提醒,若是子宮肌瘤影響到肧胎著床,或是發現經血量太大,造成頭暈、易喘、貧血、體力不支,甚至有反覆尿道感染情形,建議應立即尋求診治,以免錯失治療的黃金時機。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桃園市不明感染源的米迪幼兒園群聚再有新確診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日公布新增2例本土確診個案,全都是米迪幼兒園衍生出來的富林國小匡列居隔者「陰轉陽」個案,包括電腦老師的女友以及案20617的小四同班同學。目前全台列不明傳播鏈者仍有6條待查明。 指揮中心下午公布...

閱讀詳情 »

透過植髮來改寫禿頭的命運是許多人的夢想,但是植髮畢竟屬於手術類,對於蟹足腫體質的患者來說,無非是一個難題,需要再三評估考量,難道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越來越禿?MyHair生髮植鬍診所林哲佑醫師表示,蟹足腫在選擇任何外科手術時都要謹慎小心,但就植髮來說,目前也有微創隱痕的技術來幫這些族群圓夢。 &nbs...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儘管本土疫情已經趨緩降溫,但後遺症正在發酵!門診就有年僅11歲的學童,自小二開始點長效散瞳劑來控制近視,偶爾搭配眼鏡輔助,小五這一年都維持在175度,控制良好,沒想到去年因疫情嚴峻改成在家視訊上課,大半天都坐在電腦螢幕前上課,下課還順便上網看youtube影片,經常一...

閱讀詳情 »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譯 資料來源/美國心臟協會(AHA) 藝人納豆年僅41歲驚傳腦中風,震驚各界!近來氣溫變化大,正是腦中風的好發的季節,由於溫度驟降造成血管的收縮,導致血壓上升,無形中增加疾病發生的機率! 臉歪、手臂無力、口齒不清、撥打急救專線為判斷中風的4個早期症狀,用來辨識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