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各大公共場所都可以看到「AED」,但你知道這是什麼嗎?!使用時,這3件事情要注意~

撰文/春霓、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各大公共場所都可以看到「AED」,但你知道這是什麼嗎?!使用時,這3件事情要注意~

在各大公共場所,捷運站、高鐵站、停車場、區公所、美術館等等,常常可以看見牆上,掛著明顯的牌示寫著「AED」,但擺在那邊,真的會用的人有幾個?而你真的知道,什麼是AED嗎?

 

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

各大公共場所都可以看到「AED」,但你知道這是什麼嗎?!使用時,這3件事情要注意~

「簡單來說,AED是一臺能夠自動偵測患者的心律與脈搏,並利用電擊的方式使心臟恢復正常跳動的儀器。」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急診科主任洪子堯說。

根據近幾年國人10大死因來看,心臟病長年為致命因素的前3名,在許多案例上顯示,若是早一步進行心肺復甦術與AED的協助,可減少突發性心肌梗塞或各種心臟停止跳動的致命風險。洪子堯醫師指出,根據研究,如果能在患者倒下的一分鐘內給予AED電擊,獲救的成功率可高達90%,每延後一分鐘,成功的機率會隨之遞減7%至10%。

 

搶救4字訣「叫叫壓電」

各大公共場所都可以看到「AED」,但你知道這是什麼嗎?!使用時,這3件事情要注意~

不過,大多數人在戶外場合看到有人倒下,即使有AED在附近,也害怕患者經由任意的電擊,反而會發生更大的危險。對此,洪子堯醫師解釋,其實AED系統會自行分析患者的心律,並判斷是否需要電擊,同步以語音的方式告知,大家可以不必過於害怕。

當你看到有人倒地不起,搶救生命的口訣為「叫叫壓電」:

1.叫:第一個叫是呼喚病患,晃動他的雙肩,確認是否有意識。
2.叫:若病患沒有反應,呼叫身旁的人趕緊撥打119,並請他拿AED過來。
3.壓:施行心肺復甦術,用力且快速地按壓兩個乳頭的中心點。
4.電:快速地拉開衣物袒露病患的胸口,在左邊的乳頭下和右邊的鎖骨下的皮膚上貼上電擊貼片,AED的貼片上有圖示說明,接著開始電擊。

洪子堯醫師說明,CPR與AED兩者是相輔相成的救命關鍵,第一步就是要趕快實施心肺復甦術,進行胸外按摩讓血液持續循環,提供各器官氧氣,接著使用電擊器排除顫動,使心臟得以恢復正常的跳動。

AED使用口訣:開貼插電

另外,使用AED時也有一個簡單的口訣:
1.開:打開AED電源。
2.貼:在胸前的皮膚上貼上兩塊電擊片。
3.插:插上導線插座。
4.電:若下方扇形有閃電標誌的按鈕閃爍,代表需要電擊,按下按鈕完成電擊,立刻接續CPR。

洪子堯醫師表示,電擊後因心臟要恢復有力的跳動還要一段時間,所以電極完成就務必要立即壓胸CPR,兩分鐘後AED會自動再次分析心律,並告知是否需要再電擊一次。CPR是救命最重要的關鍵,假使患者始終沒有出現自發性的活動,就必須持續操作至醫護人員趕到現場為止。

 

3件事情要注意

各大公共場所都可以看到「AED」,但你知道這是什麼嗎?!使用時,這3件事情要注意~

最後,施行AED時,洪子堯醫師提醒幾項要留意的地方:

1.保持乾燥:由於AED的原理為電傳導的道理,患者如果身體是溼的,必須先將身體快速擦乾後再使用。
2.移除貼布:如果患者身上有貼痠痛貼布等,記得撕下來,以免干擾到電擊效果。
3.旁人不可觸碰:因AED通常會與CPR一同執行,要電擊時,操作AED者切記要觀前顧後一下,確認CPR者已經暫停手邊的動作,不要觸碰患者的身體,避免導電意外。

要是想進一步學習AED的操作方法,可以與各縣市政府消防局或急救教育單位申請,學會AED使用,把握黃金時間即刻救援,讓家人朋友在緊要關頭可以受益。

 

【延伸閱讀】

冬季飲酒暖身,你喝對了嗎?

越喝越渴?小心糖尿病纏身!

相關推薦

台灣藝人余天的女兒余苑綺年紀僅31歲、平常作息正常,卻驚傳罹患直腸癌第二期,再次讓社會大眾拉高對腸癌的重視。台灣國民健康署署長邱淑媞表示,大腸癌自民國95年以來,發生人數已經是所有癌症中暫居首位。她提醒民眾,大腸癌與直腸癌早期無明顯症狀,民眾應定期檢查,別等到有症狀才檢查,延誤治療,錯過黃金治療期。...

閱讀詳情 »

夏季是馬祖的旅遊旺季,機票往往一票難求,加上有時候起霧造成飛機停飛,難以預料的空中交通更是讓人卻步。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處長王忠銘表示,夏天吹西南風,風浪較小,遊客可選擇搭船(台馬輪)。正是,夏天海象較平穩,適合以船作為馬祖旅遊的交通工具,除了可以搭台馬輪往返基隆、東引、南竿,四鄉五島之間的船班接駁...

閱讀詳情 »

在美麗的花東縱谷中,日暉國際渡假村座落於海拔約300公尺的池上鄉,不僅是縱谷的最高點,坐擁幽靜山景,氣候涼爽舒適,且擁有五星旅館評等及溫泉標章雙認證,最適合夏日來訪享受避暑小旅行。渡假村的住宿分總統Villa區及溫泉Hotel區,在Villa區裡,每棟別墅都有獨立的景觀庭園、私人泳池、發呆亭、客廳及...

閱讀詳情 »

電影「博物館驚魂夜」讓人看見博物館閉館後,展示品們精采的夜生活,也滿足了不少人兒時的想像。雖然無法像主角一樣每天跟假人開趴,但在台灣,也有許多展館開放夜宿體驗,我們可以在海生館裡望著魚群入眠、在史前館中超近距離看古人如何取火、或享受現代摩登的住宿新體驗,感受一下夜晚的博物館有何不同,也超適合親子一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