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同住、接觸結核病患怎麼辦? 這樣做保護力可達9成

▲(照/台北市衛生局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我們與結核病的距離,並沒有想像中的遠!根據統計,台北市每年仍有約700至800名的新通報個案,值得注意的是,台北市針對與結核病患同住或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觸達8小時以上者進行抽血檢驗發現,有1成4受到結核菌感染,成為「潛伏結核感染」,最好能及時預防性投藥治療,保護力可達9成。

台北市結核病的發生率,統計顯示雖已自2005年的每十萬人口52.9人持續下降至2017年的29.6人,遠較全國發生率的41.4人為低,但每年新通報個案仍不少,結核病威脅還在。

台北市衛生局疾病管制科科長余燦華指出,研究顯示,帶有結核菌的民眾可以透過抽血檢驗出來,稱為「潛伏結核感染」,代表其已受到結核菌感染但尚未發病。

台北市衛生局就針對去年10月至今年7月期間與結核病患共同居住者、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觸8小時(含)以上或累計達40小時(含)以上者,共3713人進行篩檢,結果發現有551人陽性,陽性率為14.8%。

余燦華說,潛伏結核感染雖然不具傳染力,但由於結核菌的特性可長時間潛伏體內,仍約有5到10%的機率會發病,成為結核病病人,但若能及時篩檢並馬上預防性投藥治療,即可消滅體內潛藏的結核菌,降低未來成為結核病人的機率,保護力可高達9成。

台北市衛生局強調,目前預防性投藥治療療程已由原先連續每天9個月服藥,縮短為只要每周服藥1次3個月,可以更快完成療程,方便又可大大降低未來發病機率。

余燦華提醒,預防結核病可從「環境通風」、「早期發現」和「預防性治療」3大面向著手,經常保持所處環境的通風、增加室內新鮮空氣的交換;定期進行胸部X光檢查,或留意結核病早期症狀,平時以7分篩檢法進行症狀監測,咳嗽兩周2分,有痰2分,胸痛1分,沒有食慾1分,體重減輕1分,當上述症狀達5分以上,建議趕快就醫。

照片來源:台北市衛生局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重大傷病支出首破2千億「吃掉總額3成」 健保喊檢討30項範圍

家有老人幼兒要注意這日期! 12月8日輪到你們打公費流感疫苗了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意外事故歷年來皆為國人十大死因之一,依照衛生福利部公布之107年國人事故傷害致死原因中,以運輸事故佔比近5成,其次為意外墜落占整體事故傷害死因的2成,值得民眾多加留意。  事故傷害是指非蓄意性傷害事件,107年國人因意外事故致死仍居十大死因第六位,且男性發生事故致死的人數是女性的兩倍之多。根據衛生福...

閱讀詳情 »

▲孩子老張嘴呼吸當心是腺樣體肥大。(照/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家中小寶貝老張口呼吸像隻金魚嗎?當心有些地方不對勁。今年6歲的可樂(化名)是活潑好動的小男孩,常鼻塞打噴嚏,睡覺時也會打鼾,就醫診斷為過敏性鼻炎,但用藥症狀只會稍微緩解,還是常常吸不到空氣,甚至養成了張口呼吸...

閱讀詳情 »

▲佩姿(右二)以首支自創曲《重生的翅膀》完成重返舞台的夢想。(照/TikTok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21歲的佩姿,原本就讀藝術表演科系,2年前意外確診罹患卵巢癌末期,為專心治療只好放棄熱愛的舞台,為幫佩姿圓夢,TikTok與台灣癌症基金會合作,協助佩姿以自身抗癌經歷及心情,寫出首支...

閱讀詳情 »

▲國內廠商「台灣接單、中國生產」模式製造的化粧品驚傳含致癌石綿。(照/食藥署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由台南台鉅公司代工製造的化粧品,遭美加等國驗出含致癌石綿,發出警訊,食藥署日前也要求涉案問題產品全面下架,儘管業者表示問題產品均由台鉅在中國的子公司製造、銷往歐美,並未在國內販售,但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