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同樣叫「蘿蔔」品種卻不同 胡蘿蔔和白蘿蔔不是同家族

同樣叫「蘿蔔」品種卻不同 胡蘿蔔和白蘿蔔不是同家族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蘿蔔青菜各有所好,而蘿蔔又可分為白玉蘿蔔、胡蘿蔔、白蘿蔔、櫻桃蘿蔔,台北農產臉書介紹蘿蔔家族,點出胡蘿蔔 並非真的蘿蔔品種,唯一相同之處為食用部位都是「地下根」,令許多網友直呼「長知識」。


至於營養成分,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建議,想護眼、抗氧化、維持黏膜健康,可以多吃胡蘿蔔,如果要減重、美白,則可多吃白蘿蔔,兩者所含營養成分幾乎截然不同。


同樣都叫「蘿蔔」 卻不是蘿蔔家族是它


台北農產在臉書上介紹蘿蔔的種類,白玉蘿蔔、胡蘿蔔、白蘿蔔、櫻桃蘿蔔等4種,口感、外型大有不同;白玉蘿蔔形狀較細長,煮過後口感較為綿密。櫻桃蘿蔔則是長得有點像甜菜根,但頂部的菜葉是綠色挺直的,外型較小,吃起來鮮嫩多汁。


台北農產表示,這4種蘿蔔中,1種並非是真的蘿蔔品種,要大家動動腦思考,網友紛紛留言猜測,台北農產也在留言區公布解答,原來「臥底」的是胡蘿蔔,它屬於繖形花科,而其他蘿蔔家族則是十字花科植物。


《本草綱目》記載,胡蘿蔔因為從胡地傳來,味道又近似蘿蔔才得名,但其實和蘿蔔家族並沒有關聯,唯一像的地方是,他們主要食用部位都是「地下根」。


同樣叫「蘿蔔」品種卻不同 胡蘿蔔和白蘿蔔不是同家族

▲蘿蔔家族大考驗。(圖/截取自臺北農產運銷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粉絲專頁)


紅蘿蔔可抗氧化、保護眼睛 想美白、減重者可多吃白蘿蔔


既然並非同一家族,那誰營養成分較高?劉怡里表示,如果從護眼、保護黏膜等角度來看,含有豐富維生素A及β-胡蘿蔔素的臥底蘿蔔,可說是大獲全勝。


每100公克的胡蘿蔔含有2萬718 IU單位的維生素A,但白蘿蔔卻是掛零。至於β-胡蘿蔔素也是遠高於白蘿蔔,劉怡里表示,胡蘿蔔含有脂溶性維生素A、E,具有優異的抗氧化及護眼效果,膳食纖維含量也略高於白蘿蔔。


值得注意的是,攝取過多β-胡蘿蔔素,天然色素容易沈積在皮膚,導致變黃,就有人連續每天喝1大杯胡蘿蔔汁,沒想到兩個月後,臉色慘黃,連手心也變黃。不過,只要1個星期不吃胡蘿蔔,多喝水,就會恢復正常。


至於白蘿蔔則是維生素C含量較高,相較於胡蘿蔔,每100公克有39大卡熱量,白蘿蔔僅有18大卡,熱量較低,且有飽足感,想要美白、減重者可以多吃一點。


更多NOW健康報導
▸夏天悶熱皮在癢別亂擦藥 專家提醒使用前這3點先搞懂
▸每個人都有25%腦中風機會 跟著營養師阻止血管硬化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60多歲婦女,年經時左手曾受過傷,最近常感覺左手中指與無名指關節腫脹疼痛,在打掃與洗碗時更是痛得厲害,早上起床也常感到手指僵硬,必須緩慢活動近一小時,功能才能恢復正常;她起初不以為意,直到痛到無法成眠、嚴重影響心情與生活,手指更產生歪斜變形的情況,進而就醫;經詳細X光檢...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過完年後,菜花又復發?過年期間許多人作息紊亂、飲食不忌口、飲酒過量,造成免疫力下降,免疫大軍就難以抵擋病毒的侵襲,讓好不容易快復原的菜花又再度復發!中醫師黃慶雲指出,年後門診的菜花患者明顯增加,一問之下幾乎都是跟過年期間的習慣有關。 人體免疫力低下 潛伏在體內的菜花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COVID-19疫情肆虐下,外送平台興起,民眾只要拿起手機就有許多商家與餐點可以選擇,外食頻率增加也讓外食族經常發生飲食不均衡、高鹽、高油、低纖維等問題,長期可能導致便秘、肥胖、三高等慢性病,對身體的傷害不容忽視。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營養師覺嘉欣指出,平時養成良好的飲食習...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飽受皮膚疾病所苦的民眾,你或許該注意這則訊息。衛福部食藥署宣布回收2款作為治療過敏性皮膚炎等皮膚相關疾病的藥品,分別為「仙台衛膚龍軟膏」、「易麗膚泡沫液」。 仙台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仙台衛膚龍軟膏」的主成分為「DIPHENHYDRAMINE HCL, PRED...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