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名醫談癌》比迷信偏方還要命 晚期肺癌病人「這個動作」恐害慘自己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程子奕/台北報導

輕微咳二聲,怎麼想得到竟是癌!根據統計,8成以上的肺癌早期幾乎沒有症狀,在台灣,一確診就是晚期的肺癌病人占比超過6成5,這一群晚期肺癌病人面對的挑戰,往往是全身性的治療,但亞東醫院肺癌團隊召集人張晟瑜多年經驗發現,比迷信「偏方」更要命的,其實是病人在治療過程中頻繁換醫院。

肺癌居國人十大癌症第2位,發生人數僅次大腸癌,儘管近年來受惠於防癌意識抬頭、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篩檢普及,早期肺癌發現人數占比已翻倍,但晚期肺癌仍占大多數。

張晟瑜說,肺癌臨床上可區分為4期,其中第1、2期為早期肺癌,第3期又細分A、B、C三階段,只要落在3B之後,就跟第4期(A、B兩階段)同歸屬於晚期肺癌,早、晚期肺癌治療策略跟方式皆不同。前者以手術搭配術後口服化療來降低復發率,5年存活期可達8、9成;後者若無法開刀,只能靠化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放射治療等全身性治療來延命,5年存活期約為15%。

就算肺癌已進入中、晚期,張晟瑜強調,目前的肺癌治療相當進步,最怕的反而是病人自己先失去信心,轉投偏方,開始練起氣功、迷信保健食品等,但即使如此,他還是婆口苦心勸病人務必要回診定期追蹤,以免病情拖到無法收拾的地步。

張晟瑜表示,比起偏方,還有一種狀況更要不得!即病人在治療過程中,不斷頻繁的換醫院、換醫師,事實上,在健保制度之下,肺癌的照護水準各醫療院所相差不遠,最好就近、在地化,因為肺癌手術之後的關鍵在於處理好各項併發症,甚至於是治療過程本身所帶來的疲憊。

張晟瑜重申,肺癌不是開完刀就沒事,不分腫瘤大小或期別早晚,術後輔助性化療,從早期肺癌的口服化療,到稍晚的針劑化療,皆是降低肺癌復發風險的關鍵所在,得配合醫師評估,吃好吃滿療程。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衛福部送禮!好康只有3周 孕婦、15歲以下青少年「看牙」免掛號費

歐盟背書AZ疫苗安全 台灣22日開打也妥了!醫院、衛生局全安排好了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記者周蘭君報導】根據行政院衛生福利部的死因統計,肝癌為我國癌症主要死因第二位,由於肝癌早期沒有症狀,因此常被忽略,然而C型肝炎患者亦是罹患肝癌的危險族群,應鼓勵患者及早接受治療。早年C型肝炎治療以干擾素注射為主,加上服用抗病毒藥物雷巴威林輔助;近年來隨著C型肝炎全口服藥物問世,提供患者們更好的治療...

閱讀詳情 »

▲老菸槍心肌梗塞險死,全靠導管加低溫治療奇蹟重生。(照/亞大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老菸槍快戒菸吧!台中一名57歲、菸齡長達40年的司機,某次出勤前一天感覺莫名胸悶,卻依然打起精神上班,不料才剛到超商買完咖啡,就突然昏倒,路人發現求救、雖經救護員緊急AED電擊4次,一度仍無呼吸心...

閱讀詳情 »

▲健保署針對C型肝炎患者接受全口服藥的給付再放利多。(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C型肝炎患者接受全口服藥的給付條件,健保署今(16)日宣布再放利多,全面開放只要測到病毒者就可以給付用藥;而健保今年原打算投入65億經費、收治4萬人的目標,最新估計病人數卻爆量,恐...

閱讀詳情 »

工研院團隊攜手創業 以需求為導向瞄準高階醫材 從可樂找靈感  台生材讓矽谷驚豔 台生材成功研發出泡沫式人工腦膜,不僅吸引台灣法人圈高度關注,就連矽谷高階醫材創業圈中頗負盛名的Incept,都前來尋求合作。 文/尚清林 許多生技產業高深難懂,市場投資人對於生技公司已用最嚴格的標準看待,但即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