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吞嚥卡卡、乾咳是罹癌警訊! 1壞習慣拉近食道癌距離

吞嚥卡卡 乾咳是罹癌警訊! 1壞習慣拉近食道癌距離

【NOW健康 王詩茜/新竹報導】36歲的林小姐從去年底開始,陸續有乾咳跟吞嚥卡的症狀,以為是胃食道逆流,至新竹台大分院生醫醫院竹東院區肝膽腸胃內科就醫,醫師就建議林小姐接受上消化內視鏡檢查。但因為症狀輕微,林小姐都自行買藥控制,直到3個月後,終於接受胃鏡檢查,於胃鏡下發現胃食道交接處有腫瘤,輔以窄頻影像技術診斷,同時接受切片檢查確診為惡性癌症細胞,目前已完成手術同時接受化學治療中。


食道癌症初期3大症狀 異物噁心感、吞嚥卡、反覆乾咳


新竹台大分院肝膽腸胃內科施文廸醫師表示,食道癌初期症狀就是單純的胃食道逆流。有些人吃東西有異物感、吞東西會感覺卡卡。有些人常覺得喉嚨乾癢,需要喝水才能稍微改善。有些人會覺得咽喉緊縮,尤其喝熱茶、熱湯,整個上腹到喉嚨不舒服。有些人會反覆咳嗽、常需要清喉嚨。


但通常因為這些症狀都不嚴重,所以民眾常自行到藥局購買成藥來減緩症狀,因而耽誤了食道癌早期發現跟治療的黃金時間點。


食道癌危險因子 喝熱食、喝酒、嚼檳榔、抽菸


施文廸醫師指出,食道癌多與飲食習慣不良有關,台灣人習慣喝熱湯、熱咖啡,加上食道癌症最大的危險因子:喝酒、檳榔、抽菸,會讓食道癌發生的機率大為增加。像是上述案例的林小姐,她唯一的危險因子是習慣熱食,過熱的食物會讓食道反覆受傷,久而久之就會變成食道癌。其次像台灣人喜歡吃的香腸、火腿、臘肉等亞硝胺食物,也都會增加致癌的風險。


新式內視鏡檢查 幫助發現早期症狀


施文廸醫師提醒,如果民眾有任何食道症狀,如噁心、嘔吐、反覆咳嗽,甚至有吞嚥困難、體重減輕或食慾不振,建議直接接受侵入性的胃鏡檢查直接觀察,同時可以進行切片來確認是否有癌前病變。近來,有許多新的內視鏡技術被發展出來,例如窄頻影像技術(Narrow Band Image, NBI)等,相較於傳統內視鏡更能偵測到血管的增生,能大大的提高早期食道癌症的診斷率,是民眾的一大福音。若害怕侵入性檢查,或者沒有明顯症狀又想得知是否自己有可能是食道癌患者,則可透過非侵襲性的方式,如高階的頭頸部核磁共振來作初步篩檢。


施文廸醫師說明,初期的食道癌症是可以藉由手術而完全根治的,而中末期的食道癌則能透過化療跟放射線治療來達到疾病控制,建議民眾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更多NOW健康報導
▸換季鼻子像水龍頭關不住! 想根治鼻過敏須先了解成因
▸《病主法》邁入3週年 你了解什麼是病人自主權利法?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夏天到了,千萬要正確做好防曬!日前一名20多歲年輕女子,與友人到海邊玩水,明明擦了防曬乳液卻還是曬傷。原來她使用防曬係數高達SPF100的防曬乳液,以為只要擦一次就好,沒想到皮膚曬得又紅又痛。皮膚科醫師表示,千萬不要迷信防曬係數,重點是要常補擦。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在醫療與社服機構中,照顧服務員一直是不可或缺的角色,隨著台灣逐步邁入高齡化社會,人口老化的趨勢下,對照服員的需求更是與日俱增。配合勞動署政策,門諾醫院將提供照服員訓練課程,參加98小時的完整訓練,完訓後經考評及格者核發訓練結業證明書,結業證明書終身有效。門諾醫院歡迎失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臨床上,雖然很少見到吃避孕藥卻仍然懷孕的例子,但也並非不可能;婦產科醫師指出,通常都是因為使用方法錯誤。其實要吃避孕藥,應先就醫,經由和醫師充分溝通後再服用,才能減少避孕失敗機率。國內婦女服用事前避孕丸的比例很低,根據統計,大約只有2-3%,而且避孕效果也會因為是否有正...

閱讀詳情 »

睡前吃東西是不好的習慣,但有時候就是身不由己,得加班完成工作,或是熬夜看場Live球賽,肚子餓得無法集中注意力不說,好不容易撐到睡覺,卻又餓得無法入睡,實在是太磨人了。如果真的很想吃東西,也不要選擇垃圾食物,糖果、餅乾、洋芋片和含糖飲料通通是健康的違禁品,請不要再想念它們了。建議可以考慮以下自然食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