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呆坐床上叫無反應… 8旬嬤急性腦中風靠這關鍵恢復行動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高齡83歲的簡阿嬤,去年3月,被家人發現坐在床上久久不動,怎麼叫都沒有反應,原來已經失去意識,立即被送醫,還好在發病1個多小時內即到院,送醫及時,先施打血栓溶解劑,並經電腦斷層血管攝影確認是左側中大腦動脈阻塞,靠著機械取栓,幸運恢復行動力,目前已可用助行器四處走動,扶著扶手上樓梯也沒有問題,復原良好。

大林慈濟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邱孟祈表示,簡阿嬤當時突然右側無力、意識不清,懷疑是急性腦中風,經電腦斷層檢查確認並非出血性腦中風,還好送醫及時,在6小時內都可以進行機械取栓,醫療團隊搭配血管攝影,從血管中將阻塞的血栓取出,順利打通血管。

搶救腦中風,時間是關鍵。邱孟祈提醒,這一類病人若未及時治療,有8、9成的可能會終生臥床,甚至導致死亡。

邱孟祈表示,機械取栓適用於大動脈血栓的患者,可以救回更大片的腦細胞,前提是這些腦細胞仍未因梗塞而死亡太多,因此醫師會評估病人是否在時間內就醫。根據美國心臟科學會訂定的準則是需在梗塞發生6小時間進行穿刺,國內健保給付規範則為8小時內。

邱孟祈說,過去這類病人如果在3小時或4.5小時內送醫,能施打血栓溶解劑,但如果超過時間,只能降腦壓,如果腦壓太高,甚至可能要進行開顱手術,其它只能給予靜脈點滴,或是服用阿司匹靈這類抗血小板藥物。

邱孟祈提醒,民眾可以依據辛辛那提中風量表,評估病人是否中風,請病人「抬手」、「微笑」、「說你好」,兩手平舉可查看兩側手是否軟弱無力,舉起高度是否一致,微笑則可觀察是否有眼歪嘴斜等顏面神經麻痺的症狀,說你好則是觀察是否有說話不清楚的狀況,這三點可以做為非醫療專業人員評估是否中風的參考,當然若是已出現意識不清等更嚴重的狀況,更要及早送醫。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台灣1/4青壯年男性陷「睡出病」危機 打鼾其實是第一道警訊

長庚本土第三劑「混打」結果出爐 莫德納最有效!抗體上升39倍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編輯部  參考資料來源:大腦和脊柱基金會(Brain & Spine Foundation) 在冬天的幾個月裡,每個人都容易受到寒冷的影響,但對於患有神經系統疾病的人,寒冷可能會衍伸出其他問題,例如:神經疼痛加劇;大腦和脊柱基金會分享四招讓你遠離「天氣痛」。 寒冷的天...

閱讀詳情 »

記者李振麟 / 新北市報導        衛生福利部在昨(7)日上午舉辦「衛生福利部醫院第八屆優良暨資深典範醫師」頒獎典禮,由部長陳時中表揚57位優秀醫師,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羅育騏醫師榮獲「優良獎」,部長在致詞中嘉許部屬醫院在這次疫情的處理和控制,充分展現高度平等價值。現場除頒發57位優良楷模醫師...

閱讀詳情 »

記者李振麟 / 新北市報導        衛生福利部在昨(7)日上午舉辦「衛生福利部醫院第八屆優良暨資深典範醫師」頒獎典禮,由部長陳時中表揚57位優秀醫師,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羅育騏醫師榮獲「優良獎」,部長在致詞中嘉許部屬醫院在這次疫情的處理和控制,充分展現高度平等價值。現場除頒發57位優良楷模醫師...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王聿瀠 李文成/台北報導 民進黨立委高嘉瑜遭家暴事件,扯出一連串案外案,涉嫌動手的林秉樞被爆不時自稱是國安局人員,甚至傳出今年6月就用國安人員的梯次打完第二劑疫苗,面對外界爆料,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8)日回應,上傳的名單事實上只有身分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