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舒壓★告別玻璃心的練習!試試看「呼吸法」,不只情緒恢復,更能提高專注、記憶力,增加同理心...

為什麼呼吸法能帶給心理好的影響?

自律神經這個名詞,大家應該都曾經聽過。

聽到自律神經,也有人會馬上聯想到名為自律神經失調的疾病吧?

所謂的自律神經是,即便處於睡眠期間,仍然會控制身體裡的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排汗或體溫調節、內分泌功能等,以維持我們生命的重要神經系統。

為了維持生命這個重要的功能,自律神經具有非意識的自動且持續作用的優點。

告別玻璃心的練習!試試看「呼吸法」,不只情緒恢復,更能提高專注 記憶力,增加同理心...

(圖片來源:資料圖庫)

圖說:為什麼呼吸法能帶給心理好的影響?跟自律神經有關。

 

但相對地,也有缺點存在。

就是無法靠我們的意志加以控制。

例如,在進行某些重要發表之前,我們沒辦法靠自己的意志力,安撫緊張得撲通撲通跳的心臟。另外,也有人一緊張就會拉肚子。這個時候,我們也沒辦法靠自己的意志力抑制腸道的活動。

可是,在我們維持生命的身體活動當中,卻有一個能靠意志控制,那就是呼吸。

自律神經是由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兩種神經所構成。

緊張或感到壓力的時候,交感神經會變得活躍。然後,放鬆的時候,則是副交感神經變得活躍。

俗語說「失去自我的狀態」,就是指交感神經居於優勢的狀態。如果可以靠自己的意志,讓副交感神經變得活躍,就可以刻意營造出能夠冷靜應對的狀態。

而那個方法就是呼吸法。

其實呼吸和自律神經是連動的,吸氣時,交感神經會變得活躍;吐氣時,則是副交感神經變得活躍。

吸氣短,吐氣長的呼吸法,可以讓副交感神經變得活躍,具有找回冷靜等放鬆心情的效果,這點經過醫學證實。

另外,腦部科學也證實了冥想的效果,冥想後,名為「血清素」(serotonin)的腦內荷爾蒙的分泌量就會增加。

血清素對專注力等人類的精神層面有極大的影響,同時也與睡眠品質、精神安定等層面有關,所以和介紹的催產素併稱為「幸福荷爾蒙」。

以前碰到某些令人「大吃一驚」或「震驚不已」的重大事件時,人們總說,最重要的是先暫時擺脫那些狀況,重新調整呼吸,再回頭去了解情況。

我想以前的人肯定從經驗中實際感受到效果。現在不光是過去的經驗法則,在醫學方面也已經得到了證實。

像這樣用理論去理解呼吸法的效果,也是一種思考方式。

 

呼吸法的具體內容與其他效果

正念起源於佛教,所以呼吸法要排除佛教坐禪等宗教相關的要素。

告別玻璃心的練習!試試看「呼吸法」,不只情緒恢復,更能提高專注 記憶力,增加同理心...

最簡單的方法是輕鬆坐在椅子上,首先專注於呼吸,從鼻子吸氣,然後從嘴巴吐氣。

以一:二為標準,基本上是吸氣短、吐氣長。

以閉上眼睛的方式為佳,不過,如果會感覺不安的話,就算睜開眼睛也沒關係。

專注於呼吸,以一:二的方式持續呼吸。

等到習慣這個呼吸節奏後,接下來一邊持續一:二的呼吸,一邊把注意力轉移到「當下的身體感覺」。

如果是聽覺,就把注意力轉移到「風雨聲」、「鳥鳴聲」、「施工聲」、「近處的狗叫聲」等耳邊可以聽見的聲音。

如果是觸覺(肌膚或身體的感覺),就把注意力轉移到「眼角的痙攣」、「臉或頭的搔癢感」、「肩或腰的僵硬感」、「手的溫暖感」等肌膚或身體可以感受到的感覺。

如果是嗅覺,就把注意力轉移到「咖啡的香氣」、「芳香劑的香味」、「排氣管的臭味」等當下可以聞到的氣味。

告別玻璃心的練習!試試看「呼吸法」,不只情緒恢復,更能提高專注 記憶力,增加同理心...

(圖片來源:資料圖庫)

圖說:呼一口氣,每個季節感受到的聲音或身體感受各有不同。

 

不管好或壞,都沒有關係。每個季節可以感受到的聲音或身體感受確實各有不同。感受那些變化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心無旁騖是最基本的。

可是,剛開始的時候,腦海中肯定會浮現出雜念。

「啊,忘了回覆○○的電子郵件。」

「這樣做根本沒什麼用,真是無聊!」

「這種做法真的對恢復力有效果嗎?」之類的想法。

「真是愚蠢,突然覺得超不爽。」

「什麼都不做,只專注於呼吸,感覺出乎意料地舒服」之類的情緒。

如果浮現出這樣的想法或情緒,請正視那些想法或情緒,不要予以否定。

像是「啊啊,原來我現在在想這種事!」或是「原來我抱持著這樣的情緒!」這樣的感覺。

就像眺望白雲那樣,客觀看待自己的思考或情緒。如此等待著那個思考或情緒的自然釋放。等到雜念完全消失之後,再次回到當下的身體感受。

或許大家會覺得意外,其實正念的目的並不是放鬆(雖然確實可以達到放鬆的效果,可是,那並不是最終的目的)。

把專注力轉移到當下,感受當下的自己,這才是真正的目的。

告別玻璃心的練習!試試看「呼吸法」,不只情緒恢復,更能提高專注 記憶力,增加同理心...

(圖片來源:資料圖庫)

圖說:呼吸法的理想時間是十到十五分鐘,不過,就算只有二到三分鐘也沒有關係。

 

所以,就像前面所陳述的,身體的感覺不管是好、是壞都沒有關係。

尤其是感受「當下的情緒」最為重要。

就像本書再三重申的,我們沒辦法控制情緒(自由地控制情緒,依照自己的意思,把情緒轉變成其他情緒),可是,我們可以緩和情緒。

例如,感到恐慌而心煩意亂的人,或是憤怒發狂的人,是否能夠察覺到現在的自己正處於那樣的狀態?

當然沒辦法。該怎麼說呢,如果能夠察覺,應該就不會心煩意亂或是憤怒發狂了!

也就是說,只要可以有所察覺(或是不小心察覺到),或許多少可以從失去自我的狀態中找回一點冷靜。

我們的注意力多半都放在過去或是未來,很少會去注意當下的這個瞬間。把一天當中的數個瞬間化成「清醒(可把專注力放在「眼前」)」的瞬間,便是正念的最終目的。

這種呼吸法的理想時間是十到十五分鐘,不過,就算只有二到三分鐘也沒有關係。

長度不是問題,重要的是持續養成習慣。如果可以,請一天實踐數次。

為什麼不光是學校,就連企業研修都會導入正念課,甚至當紅的藝人或名模、運動員也都積極參與?原因是真的相當有效。

首先在前面說明過的心理層面方面,正念具有減輕壓力、消除不安感、增加幸福感、帶來振作心情、穩定精神等效果。

在學習方面則有提高專注力、記憶力、想像力和創造力的效果。

甚至,在溝通方面還有增加同理心,以及對他人的體諒等效果。

 

【延伸閱讀】

1天5花分鐘,學習「正念練習法」,對抗癌症、慢性疼痛、心血管、精神等疾病發生

告別玻璃心的練習!試試看「呼吸法」,不只情緒恢復,更能提高專注、記憶力,增加同理心...

 

告別玻璃心的練習!試試看「呼吸法」,不只情緒恢復,更能提高專注 記憶力,增加同理心...

──本文摘自《情緒恢復:告別玻璃心的韌性練習》,遠流2019年3月

相關推薦

【圖文提供/魅麗雜誌】 專訪阿育吠陀大師根格塔仁、雯莎娣 古老的平衡智慧   身心靈全面恢復平衡,才是真健康   早有耳聞阿育吠陀的神秘療效,多年前看過外國節目的介紹,便從此對它充滿好奇。每次去印度都一直想找個機構好好體驗一下,只可惜一直到今天都還未實踐這個願望。謹慎的我,一直都...

閱讀詳情 »

【圖文提供/魅麗雜誌】 森林加油站療癒身心的五大禮物 森林不說話,溫柔地提供包容,從空氣、水源、一草一木中帶給我們生命,在身心療癒上的效果上,也有越來越多的驚喜等著我們去發掘。 「森林療癒」和園藝治療、海洋療法、動物輔助治療一樣,都是運用自然的力量來促進人類的身心健康。因為森林是由各種生物所組成的生...

閱讀詳情 »

睡眠是最好的美容妙方: 如果想使自己容貌豔麗、模樣可人的話,除了健康的飲食以及良好的化妝品以外還需要注意甚麼呢? 那便是睡眠了。 但是,卻有不少女性忽略了睡眠。 有些已過不惑之年的婦女,依然體態輕盈,臉色紅潤,肌膚光潔潤澤,精力充沛,風韻猶存。 而有些年僅三十歲出頭的少婦,卻神采黯然,臉色晦暗,睛...

閱讀詳情 »

為保證睡眠品質,展現充滿青春活力的美好容顏,促進身心健康,維持皮膚健美潤澤, 應注意以下一些問題: 每天一定要有充分的睡眠時間,一般在六至九小時之間,晚上十點鐘左右入睡為佳。 如果睡得過晚,醒來太早,或晚上失眠,那麼早晨起眼睛周圍會浮腫;在心理上要具備自我調控能力,生活、工作安排要張馳適度,不能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